Loading

 

一但你開始種花養草,花草似乎會追蹤你的想法和感覺。無論他距離你有多遠 — 巴克斯特/美國生物感應學家

 

嗅覺是一種比味覺複雜的感知能力,人類可以辨識約一萬種以上的氣味,且嗅覺是人類主要的感知能力之一。許多動物雖然沒有很好的視覺,卻擁有相當敏銳的嗅覺;嗅覺成為重要的生存條件,攸關生死。而緊跟著嗅覺的是氣味,氣味對動物的影響至深。不禁令人思考,對植物是否也會有其影響?研究證實,植物除了嗅覺之外,更擁有 20 種以上的感知能力,而且似乎感知範圍遠遠超過人類。

 

植物:恐懼情緒的氣味警報器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由於植物不像動物,能移動身體幫助生存,面對天敵來襲,難道只能默默承受嗎?它們既沒有鼻子、神經,甚至是大腦,而是透過氣味來做為彼此之間的溝通工具。當威脅步步逼近,植物會立刻點燃防禦引信,將恐懼感受及訊息轉化為氣味分子來通知相同社區的親朋好友,而周遭植物葉子上如繁星般散佈的小小氣孔,捕捉到空氣中延綿如絲的警報訊息後,就會趕緊拿出最強的武器,安頓好身心,為禦敵做好準備。

曾有研究指出,昆蟲正在逼近時,柳樹能警告彼此,葉子會分泌較多酚類與單寧物質,而讓周遭柳樹的葉子較不會受到幼蟲啃食。而當研究者進一步觀察後發現,受感染的樹木與鄰近樹根並未相連在一起,那柳樹間是如何進行溝通的呢?科學家推斷遭攻擊的樹會藉由空氣散佈一種費洛蒙,告訴身旁健康的樹:「注意!保護自己。」另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聞到修剪草皮後的清新味道,其實也是植物在釋放訊息,告知附近的同伴:「太恐怖了,有危險來臨,大家要做好準備!」而附近的植物好友們就會趕快將養分轉往根部,以降低傷害。這些氣味訊息分子還有其重要的功能,例如傷口上的新細胞生成,或是抵抗細菌、防止傷口感染等。

 

人類:情緒是一種氣味,而氣味也會影響情緒

氣味傳達對植物來說是某種行動的訊息,而對人類來說,氣味則轉換為情緒,它是唯一不需要跨越左右腦連結的感官訊號,甚至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觸發潛藏的情緒及生理現象。當鼻子捕捉到揮發在空氣中的香氣分子後,經過嗅神經傳達到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來進行整合。大腦皮質負責理性地辨認氣味,是與執行、邏輯和決策力有關的區域,邊緣系統則掌管情緒反應、動機和愉悅感。當不同的氣味進入鼻腔,在理性與感性作用下,大腦與邊緣系統協同成一幅刻劃入微的香氣畫作,並在身上產生不同的反應,有時嬌陽似火,有時夕照餘暉讓人深沉舒心,每種香氣都有不同個性,細細嗅聞都能在腦海中交織出不同感受進而撫平或激勵情緒。

與植物不同的是,人類擁有百種心緒,當感受蜂擁而至時,理智斷線的我們常有如被波濤洶湧的海浪淹沒,這種窒息感會讓事情亂了套或做出令人後悔莫及的事情。當平靜下來後,或許你曾因為自己比其他人擁有更敏感的情緒而困擾不已,或者覺得是不是可以做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就好了呢?又或者察覺有感受出現時,是不是壓抑它,船過水無痕就好了呢?其實情緒的出現是再正常不過的,因為這些感知讓我們擁有判斷力、保有熱情、主動關心人事物和擁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即使是負面的感受出現,對我們而言都是無比重要的,核心關鍵是擁有感知情緒的能力和如何合適地表達它。
 


當我們面臨情緒超載而與人有衝突的時候,請先試著按下停止鍵來將自己抽離當下的狀況,爭取一點思考的時間,下次再談。當靜下心來後,問問自己為何會有這樣情緒波動呢?自己在意的關鍵點是什麼?是不是與早年的經驗有關連?該怎麼做自己會比較舒服?是否能夠找到各方都有利的解決方式?經過這樣的冷靜和自我覺察的靜心過程向內反思並找出最合適舒服的對外表達方式,你會發現 ── 再兇猛的巨浪,終將回歸晴天般的平靜無波。

 

靜心三步驟及配方

請試試看情緒大浪襲來時的靜心三步驟,可以滴入香氛機利用嗅吸的方式,讓植物香氣幫助你平緩心緒且溫柔陪伴吧! 
 

步驟一:按下停止鍵
  • 配方:甜橙 2 滴+天竺葵 2 滴+岩蘭草 1 滴
步驟二:向內尋找觸發情緒的關鍵點及我期待被怎樣對待
  • 配方:佛手柑 2 滴+苦橙葉 1 滴+大西洋雪松 2 滴
步驟三:將情緒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
  • 配方:檸檬香桃木 1 滴+澳洲尤加利 1 滴+芳樟 3 滴 
     

【山之道 SENSE OF MOUNTAIN】行走與身心同在的每一座山
 

從郊⼭到百岳, 我們⾒⼭是⼭, 但⼭卻從來不僅⽌於⼭。從⼭的輪廓和⾊彩、岩⽯與⼤樹到花草與蟲鳴; 從傾聽、嗅探、嚐試、觸動到視野; 從崎嶇的泥濘之路、林蔭之路到朝聖之路, 每種穿越⼤⼭的途徑, 都是⼀趟體察⽣命的渺⼩與壯麗的旅程。即將邁⼊⼆⼗週年的伊聖詩芳療⽣活館, ⼀路來如⼭途或曲直、或起伏, 在⼤⼭與植物之間, 重拾各種原來純粹的感受知覺; 也從⼭的內在, ⼀點⼀滴讓疏離⾃然的⽣活與⾝⼼找回⾃然⽽癒的⼒量。不為逐速登⾼與占有, 透過⾚誠的每⼀步, 繼續⾏⾛與⾝⼼同在的每⼀座⼭。

⼗種讓身⼼進入山裡的途徑, 接受來⾃⼤山的⼗種饋贈 —— a better day 伊日好生活

 

攝影/TaiTaiLIVE W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