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5 Sep - Oct
「我想在一望無際的沙丘中打造一個雪松搭的木屋,裡頭蒸煮葡萄柚,也能品嘗紅茶馥郁香氣。在光影表現上,則仿直島上安藤忠雄改造的南寺,藉幾乎全室暗房,沒有任何器械的運轉,呼吸感被突顯並加深,專注嗅聞氣味,如同當下只有氣味的聲音。」—— 台灣雕塑藝術家 吳瑋庭 Wu, Wei-Ting


 

2025 Jul - Aug
「每回到山裡,除了很舒服,那些高大的樹也會讓我感到自在——祂們就矗立在那裡,一動不動吸收大地養分,淋雨曬太陽,受傷了就自癒,簡單明暸的活著⋯⋯我就想,如果可以那樣活著,其實也滿幸福的。好像生命中種種複雜煩擾都不再是值得一顧的問題了。我覺得那應該是非常接近生命本質的狀態。」—— 江孟禧


 

2025 Mar - Apr
「我覺得人與自然的距離正愈來愈遠,透過花卉與人結合的意象,我想喚起人們對這一點的危機意識。」這樣的風格形式,同時強調了她一心相信的: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 日本當代藝術家 坪山小百合 Sayuri Tsuboyama


 

2025 Mar - Apr
「做土的當下,像在與土互訴心底話,整個人都靜下來了,那種親近與親密,常讓我有股和土地形成連結,回到大地的感覺,平穩而安定。」」—— 台灣藝術家 耿怡文Ken Yi – Wen


 

2025 Jan - Feb
「如果我的藝術創作是一座果園,我希望它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藝術與自身文化的狀態,同時也讓早已習以為常的平凡事物、生活慣習,在其中被揭顯,再次被審視與省思。」—— 台灣藝術家 黃舜廷Huang Sh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