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一切快樂的必需品,我們卻不快樂,我們還少了什麼。我環顧四周,唯一一樣我知道絕對缺少的就是書。」——《華氏451度》
進入這新的一年,就準備迎來伊日書屋的十歲生日。坦白說,首次聽到這個數字時一度訝異,認識書屋是在 2012 年,當時,它還不叫這個名字,之後其間我在台灣西部幾個城市換了居所,書屋也改了幾次經營型態,轉眼,原來已是十年。
雖說是十歲,我卻更傾向於認為這段日子比較接近一個人經歷國中、高中,直至大學畢業的過程:我們在反覆摸索了許久,經歷低潮與碰壁後,才終於慢慢找到自己能夠喜歡和認同的樣貌。過程當中有時輕狂、有時迷惘;有些過度理想化、有些相當務實的考量;不得不與舊時好友分別,卻也結識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但之所以想到這樣比喻,或許還有另外一項更直接的理由吧 —— 是的,伊日書屋即將於三月底畢業,離開書業的行列。
幾周前知道了自己私心很喜歡的讀字書店只營運到一月分,2020 年間,也陸續有幾家書店停止了營業。在書店經營這條路上,主理人們都是懷抱著一股喜愛閱讀、樂於分享的熱誠,卻也總是走得戰戰兢兢。即使是誠品書店,過去一年裡也關閉了不少分店,而小小的獨立書店,一天又能賣出多少本書呢?幾年前曾與文化部討論出雛型的圖書定價銷售制,後來未有結果又被擱置至今,好不容易在去年雙十一購物節時,透過電商折扣戰與眾多獨立書店自主串聯歇業一日,稍稍引起消費者和媒體關注:人們或許曾思考片刻,關於紙本書存在之必要、實體書店存在之必要、書籍折扣論戰存在之必要,或甚至是閱讀之必要。
獨立書店的存在,究竟是什麼呢?網路上購書快速又便宜還能夠宅配到府,線上電子閱讀或是手機瀏覽資訊如此方便的年代,主理人想要保留的,或許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及書店這個特殊文化場域吧。一直以來,伊日書屋較之其他書店幸運一點的是,起步時多了公司品牌的基礎,並且有專業的財務部門協助提醒盈虧,現場的我們得以將心力放在空間氛圍的營造,以及非暢銷排行書籍的挑選。
伊日書屋的使命感,從不在於成為一間堅強支撐文化大旗的獨立書店,亦不在於向社會大眾灌輸紙本書籍的重要性,只是單純想打造出一個舒適的空間,讓每個走進來的人,能自然而然靜下來,有機會邂逅一本與自己有所共鳴的書。從「私房書櫃」的意象,到「愛書人俱樂部」的圖書借閱制,我們與書屋的每位讀者,正是透過共有的閱讀品味產生連結,只要「閱讀」這件事不停止,我們最認同的書店精神,就不會消失。無論是過去的十年,或是未來的更多個十年,願閱讀的燈在我們心中,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