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優人神鼓│禪鼓體驗營
那天,伊家人在優人神鼓的山上劇場中擁抱自然,透過「神聖舞蹈」捨棄包袱、挑戰潛能,進而重新認識自我,體驗專注、簡單、樸質與寧靜所帶來的力量。用心傾聽、面對挑戰 文│張耀升 2012年5月,優人神鼓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劉若 因身體出了狀況,加上劇團經營面臨危機,因此決定暫停創作。當時看完媒體報導後深感可惜,沒想到有朝一日居然能夠參與優人神鼓的體驗營。 到達木柵老泉山劇場之前,需要步行一小段顛簸的山坡路,我們以走路開啟了靜心的第一階段。循著山那頭傳來的鑼聲確定方向,雨中的錚鏘聲,與大自然產生了和諧的共鳴,優人們稱這段路程為「雲腳」。「打坐、打拳、打鼓」是優人們每日的靜心之道,他們相信人若能聚焦在自己規律的呼吸吐納,內心便能獲得平靜。閉上眼睛之後,隨著時間安靜的流逝,似乎真的有股能量,緩緩地往身體四處流竄,睜開雙眼時,反而感覺精神奕奕。這次體驗令我印象最深的「神聖舞蹈」課程,雖然只是透過簡單的肢體動作,加上音樂節拍作輔助,右手四拍、左手六拍、頭部八拍,各別進行時相當容易,三個組合串連時則讓人手腳大亂。這堂課的目是為了讓大腦在沒有雜念下,開啟耳朵和眼睛這兩個感官,將精神投注在設計過的動作,重複練習,進而聯結內在的自己。 也許過幾天,我們就會忘了這一天的小細節,甚至下了山之後就立刻忘掉所有動作。但我會永遠記得:當外面世界紛擾愈多、阻礙愈多時,愈要懂得傾聽內心,才能做出更正確的判斷,也才能擁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所有挑戰。 柔軟的大智慧 文│梁荃瑋 工作上總是需要不斷與人群對話,下班後則習慣頻繁地使用手機窺探他人的日常,這些看似再平凡不過的舉動,竟也默默地干擾了自己的思緒及耐心,而這次優人神鼓的課程,著實讓我體會到何謂「寧靜的力量」。曾經閱讀過一篇關於老子的文章,其中有個段落提及:「我們應該先學會靜心,什麼事都不做、也沒有任何想法,就只是單純的存在,接著才能進階到專心,付諸行動專注在某件事物上」。我想優人神鼓的課程安排應該也是這樣的道理,因此在打坐結束後,我們才開始進行打鼓的課程。 我是學音樂的孩子,從小受過嚴格的音律訓練,原以為「打鼓」這堂課一定可以駕輕就熟,沒想到那些看似簡單的節拍竟然完全把我考倒,縱使豎起耳朵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卻怎麼樣也無法打在鼓點上,這讓我有些氣急敗壞。慶幸的是,經過打坐的洗禮,以及「神聖舞蹈」的練習,才慢慢習慣藉由沉澱來壓制焦躁,不斷調整,終於在最後一堂課程中敲出撼動內心的鼓聲。愈想擊出乾脆、有力量的鼓聲,就愈得讓手部肌肉保持柔軟、有彈性。這樣看似衝突的兩個概念,正是我們平常待人處事的大智慧。 期待自己未來在煩惱、找不到方向時,能時刻謹記:「柔軟才能成事、放空才能專注」,而「空」的核心概念就是跳脫自己與他人設定的框架,訓練開放式的思考,才能超越自己、站在有別於他人的水平之上,讓眼光更遠、心胸更開闊。 關於優人神鼓優,是古老的「表演者」,神,是人內心深層的寧靜狀態。優人神鼓,即「在自已的寧靜中擊鼓」。一千多年前中國禪師們就曾經表示,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能將「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與「藝」──「生活美學的實踐」融於一身。 「道藝合一」正是優人創作與生活的目標。1988年,在繁華的台北城另闢一方寧靜,優人神鼓在木柵老泉里一座原始山林中創立。創辦人劉若瑀師承波蘭劇場大師果托夫斯基在山林中訓練的方法,注重表演者身體有機狀態與內在覺知能力的開發。1993年邀請自幼習鼓的黃誌群擔任擊鼓指導,並以「先學靜坐,再教擊鼓」為原則,奠定劇團訓練及表演形式,開啟了一系列以擊鼓為主軸的經典作品。 優人神鼓結合果托夫斯基身體訓練、東方傳統武術、擊鼓、靜坐、太極導引、神聖舞蹈等元素,廣闊運用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祭儀等素材,實踐道藝合一、東西交融的獨特表演方式,不但呈現台灣的劇場表演藝術,具有世界觀與當代美學之特點,並獲國際藝壇高度重視,不斷獲邀參加國際重要藝術節表演。 優人在山上打太極、練武術與擊鼓,比一般表演藝術工作者流了更多的汗水,卻多了耐力、體力與純淨的心靈。像一個修行者般的靜坐,透過「靜坐」的自我觀照,在擁擠紛亂的世界中維持內心的寧靜,優人們相信,這份寧靜可以透過舞臺上的表演與現場的觀眾,共同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
面對客人,也是一場表演!
植覺禮 X 羅振偉 植覺訪談Ⅲ _葉片篇 「從表演藝術到策展到開餐廳,大家說我做的事情很跳,但對我自己來說,沒有太大差別 ……」這一天,多雨的羅東果然沒有太多陽光,但在自然光通透、綠意盎然的飲廊 Corridor 內,隱隱然一股飽滿活力;羅振瑋,十年前記憶中的小優人,現已是挺拔圓熟的餐飲經營者,但,自在而內斂的神情,卻依稀仍是當年舞台上擊出震撼鼓聲的沉靜鼓手,也依稀仍是那身著白袍,張開雙手,以身軀為軸心,由慢到快旋轉著的舞者;漩渦般飛張的長袍,宛若枝幹末端的葉片,生機昂揚 …… 14 歲即接受「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訓練的振瑋,從小優人到青年優人,除了一般必修課業外,還要學習擊鼓、靜坐、神聖舞蹈、武術、客觀劇場……,並且,不斷地反覆練習、展演。而這一切截然不同於大多數同年齡者的成長養份,十幾年來,似乎也已注入成為他身心 DNA 的一部分了。大學進入北藝大劇場設計系,更讓他從熟悉的舞台轉向後台,「如果說優人給我對肢體、對人跟人之間、對自己狀態察覺的敏感,劇場設計除了技術之外,更給我一雙從容的眼睛,除了看見自己,可以務實地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往內探索的優人訓練、客觀而精準的劇場設計要求,裡外兼修,振瑋自覺很幸運,同時也深刻體悟,一件事情的完成,背後都含藏無數的細項必須做到;沒有捷徑,只有一項一項逐步達成,才成完整成就,甚至,可以無二無別地運用在餐廳經營上。 「面對客人,對我來說也是一場表演。」其實,投入餐飲事業,也不過是近半年的事。不只空間的設計與呈現、植栽的選擇與照顧,完全親力親為,整個餐廳的經營更是一個舞台的概念與執行——接待客人,振瑋也有一套設定的模式:客人上門時應該先說甚麼話、如何引導客人就坐、上每一道菜的時間掌握,尤其,劇場設計最重視的現場氛圍,更是一點都不能馬虎,「比如到了晚上,燈光暗了,到底夠不夠暗?音樂是不是同步切換?夠不夠刺激?有沒有品味?」就如一場 show 般,每一項細節、每一個精準度,振瑋都極其在乎並要求,期待能打造出一家有個性且讓人感覺值得探索的店。 終究,餐廳不是舞台。振瑋自承,剛開始時真的太用力了,會因為忙亂中上錯餐或打翻一個醬碟,為自己沒有 perfect show 而惱到不已!幸好,過往優人的訓練讓他很快即察覺自己的情緒,清楚意識到不該把自己逼到那麼滿的狀態,「當自己太緊繃時,周遭的人其實也會感受到這緊繃。服務客人,應該要很放鬆、很真誠,就算只是在走動也應該從容;廚房,就像是後台,要怎麼跑都沒關係。但當你站在前台、在舞台上,就必須讓人感到舒服,符合你所想要讓人接收到的那種狀態!」從小到大的劇場訓練,更讓振瑋深信,惟有成為必須成為的那個角色,才能讓別人信服 —— 餐飲經營也是如此,菜色煮不出來,就只能一煮再煮! 無論是舞台、後台,甚或現在全心投注的餐廳前後場,對振瑋而言,每一次面對,就是一場表演;每一個當下,都必須是最好的狀態,敏銳察覺現下片刻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如實面對,就是修行,是生活,是前進的力量! 羅振瑋 曾在優人神鼓擔任表演者,充滿身體與情緒的覺知,現為羅東餐酒館「飲廊corridor 」的合夥人。 飲廊 corridor 粉絲專頁 更多更多「植覺禮」請參考」 a better day 伊日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