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Bago recycling plastic bag lab|賦予塑膠袋二次延續的生命


循著這句話,「Bago」這個成立短短不到兩年的品牌,持續在人們對塑膠袋的需求裡頭,找到永續的蹤影。上述的語錄將之解釋為貪婪可能有點現實,我認為更柔軟的說法是惰性,就因為懶得妥協一點不方便,所以買早餐我們會拿塑膠袋,幾顆水果、幾個麵包、幾包零食都會,有時候我們不是需要,而是不願意造成自己的困擾罷了。既然如此,不妨瞭解一下「Bago」究竟提出了什麼回收塑膠袋的方式。

簡單說明,就是加熱塑膠袋,並以不釋放對人體有害之微量元素的基礎下進行熨燙。看似容易的剪取、拼形、熱熨,都是塑成產品風格與特色的關鍵,仔細觀察每個商品可能都暗藏玄機,比如「Bago」曾在某個塑膠袋上發現「This Bag Is Not A Toy」這句話,就剪下來拼進去當時的布料之中,讓一個用繽紛色彩包裝起來的產品,挾帶一個其實一點也不輕鬆的責任。



其實「Bago」當時只是單純地想把塑膠袋做成服裝布料,卻邊玩邊走成現在的模樣,從起初四個夥伴減至現今的三位女孩,都是剛從大學畢業屆滿一年的待宰新鮮人,由於當時就立誓要把畢製看做一個可發展的品牌,即便才剛開始就已被社會打得鼻青臉腫,但憑著一股木蘭的傲氣,在正職工作之餘,還是租了一間小雅房當工作室,誰有時間就去當幾小時的燙布阿姨。乍聽之下似乎很克難,但真的就是很克難。

我一直被「Bago」所吸引的品牌魅力就是玩心,三人各有所長,小涵拘泥細節,仙尤突發奇想,儀庭則是兼顧執行與和事佬的角色,可共同擁有的,就是幾近一致的美學,在通訊軟體的群組視窗裡,討論市面上不得其解的產物、分享生活中瑣碎的荒謬片段,當然網拍是一定有的,尤其網拍常常有特別的塑料包裝,甚至比買來的衣服更讓她們興奮,如此緊密的生活關係造就每塊產出的塑膠布料充滿她們各自的影子。



做類似提倡再生價值的事情,面對大眾其實會常感灰心,理念是美意,可商品能否產生共鳴又是另外一回事,塑膠袋在你眼中的價值,就是「Bago」發展路上伴隨著的阻礙,常常有人對品牌表示贊同,但卻提不起勁支持,包括委製廠商,首次發表的系列袋包商品,其實被許多縫製廠商婉拒,至今好不容易擁有了願意協助的工廠,回頭面對消費末端的顧客是否買單,就又是一場難關。回想畢製時期,在商品產出的階段裡,從實驗打樣到廠商製作,終至最後的成品,往往最大的質疑都源於自己,也因為有了每一次的不滿意,才成就新的品項有更美好的樣子。
        
去年在同樣執行塑膠袋回收計畫的Plastico 引薦下,進而認識了「Bago」,合作到現在,每一筆與客人的交易都令她們由衷的感謝,並不單純是商品被買走而已,更重要的是,她們又讓一個人認識塑膠袋能被循環使用的其中一種方式,甚至思考塑膠袋在生活中的需求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