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Bago|recycling plastic bag lab
Bago recycling plastic bag lab|賦予塑膠袋二次延續的生命 循著這句話,「Bago」這個成立短短不到兩年的品牌,持續在人們對塑膠袋的需求裡頭,找到永續的蹤影。上述的語錄將之解釋為貪婪可能有點現實,我認為更柔軟的說法是惰性,就因為懶得妥協一點不方便,所以買早餐我們會拿塑膠袋,幾顆水果、幾個麵包、幾包零食都會,有時候我們不是需要,而是不願意造成自己的困擾罷了。既然如此,不妨瞭解一下「Bago」究竟提出了什麼回收塑膠袋的方式。 簡單說明,就是加熱塑膠袋,並以不釋放對人體有害之微量元素的基礎下進行熨燙。看似容易的剪取、拼形、熱熨,都是塑成產品風格與特色的關鍵,仔細觀察每個商品可能都暗藏玄機,比如「Bago」曾在某個塑膠袋上發現「This Bag Is Not A Toy」這句話,就剪下來拼進去當時的布料之中,讓一個用繽紛色彩包裝起來的產品,挾帶一個其實一點也不輕鬆的責任。 其實「Bago」當時只是單純地想把塑膠袋做成服裝布料,卻邊玩邊走成現在的模樣,從起初四個夥伴減至現今的三位女孩,都是剛從大學畢業屆滿一年的待宰新鮮人,由於當時就立誓要把畢製看做一個可發展的品牌,即便才剛開始就已被社會打得鼻青臉腫,但憑著一股木蘭的傲氣,在正職工作之餘,還是租了一間小雅房當工作室,誰有時間就去當幾小時的燙布阿姨。乍聽之下似乎很克難,但真的就是很克難。 我一直被「Bago」所吸引的品牌魅力就是玩心,三人各有所長,小涵拘泥細節,仙尤突發奇想,儀庭則是兼顧執行與和事佬的角色,可共同擁有的,就是幾近一致的美學,在通訊軟體的群組視窗裡,討論市面上不得其解的產物、分享生活中瑣碎的荒謬片段,當然網拍是一定有的,尤其網拍常常有特別的塑料包裝,甚至比買來的衣服更讓她們興奮,如此緊密的生活關係造就每塊產出的塑膠布料充滿她們各自的影子。 做類似提倡再生價值的事情,面對大眾其實會常感灰心,理念是美意,可商品能否產生共鳴又是另外一回事,塑膠袋在你眼中的價值,就是「Bago」發展路上伴隨著的阻礙,常常有人對品牌表示贊同,但卻提不起勁支持,包括委製廠商,首次發表的系列袋包商品,其實被許多縫製廠商婉拒,至今好不容易擁有了願意協助的工廠,回頭面對消費末端的顧客是否買單,就又是一場難關。回想畢製時期,在商品產出的階段裡,從實驗打樣到廠商製作,終至最後的成品,往往最大的質疑都源於自己,也因為有了每一次的不滿意,才成就新的品項有更美好的樣子。 去年在同樣執行塑膠袋回收計畫的Plastico 引薦下,進而認識了「Bago」,合作到現在,每一筆與客人的交易都令她們由衷的感謝,並不單純是商品被買走而已,更重要的是,她們又讓一個人認識塑膠袋能被循環使用的其中一種方式,甚至思考塑膠袋在生活中的需求與否。 Bago 臉書專頁
什麼木工作室
台北市承德路一段69巷,狹小的巷道兩旁皆是傳統台式平房。向巷內望去,明顯可以看到其中兩戶人家門前栽種了許多植物,裝飾著傳統台式鐵窗,氣質脫俗。其中一家,是台北市的知名獨立書店,荒花;另外一家,則是今天到訪的主角——什麼木工作室 What Wood Studio。 成立至今已四年有餘的什麼木工作室,是一家以手工木作商品、訂製原木傢俱與手作生活陶器為主要商品與服務的店舖。店內所有商品、傢俱與營運都是由兩位創辦人棋棋與Nono一手包辦。工作室之所以名為「什麼木」,是因為多年來販售木作商品,常會遇到客人詢問:「這個是什麼木?」她們發現,大多數人欣賞木製品的角度,大都由木頭的種類切入,尤其稀少昂貴的檜木或檀木總能率先獲得消費者青睞。但是對熱愛木頭的她們來說,木器的價值與木材稀少程度並不直接相關;所有木材都經過大自然好幾十年的培育,人類才有機會加以利用。她們認為,木材不分種類與貴賤,理應被平等看待並享有相同價值。 從訪客的雙手接觸到自製木門時,就能開始體會她們喜愛木頭的情懷。店內商品一致使用什麼木製造的傢俱來作陳列,如店內的吊燈、落地木框玻璃櫃、牆壁與窗上的層架、各式桌椅,以及L型櫃檯……等,都接受客製化訂製。而製作傢具所剩的邊料與腳料,則被妥善儲藏在後方工廠內,等待時機,藉由她們的巧手而賦予使用價值。事實上,店內所見的杯墊、湯匙、叉子、線香盤等小商品,大多即是從剩餘廢料,再以她們的車床技法與手刻紋路製作而成。對棋棋與Nono來說,丟棄任何一塊木材就如同丟棄了樹木生長幾十年的時光,令她們不捨。 關於生活陶器,原是什麼木工作室創立之後,兩人工作之餘的休閒興趣。棋棋說,做木工時,不論是大型傢俱或小型生活器具,都要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做木工講求尺寸的精準,宛如減法,慢慢削去木材之際,只要稍一分神,多刨下了一層木料,就可能前功盡棄。相較之下,做陶則如同做材質的加法,塑形時可以隨興改變陶器的形狀;創作過程的自由,因而成為她們的身心靈調劑。 近來,棋棋與Nono正慢慢在淘汰生活中所使用的塑膠製品——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做的木餐具、餐盒和陶杯、陶壺。儘管減塑行動伴隨著許多不適應,但是她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堅持前行,回歸愛上陶與木的初衷:「希望有天能在山林裡,用原始的材料過上原始的生活!」 What Wood Studio 什麼木工作室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69巷11號1F (由捷運中山站步行三分鐘) 開放時間:週四 - 週日,14:00-21:00;歡迎來電預約
傳承的好扇Komorebi Uchiwa
在現今科技日益發達的社會裡,炎熱的季節裡電風扇和冷氣已是生活必需電器用品,扇子早已不被人們所廣泛使用,而在日本,還是有某一群人堅持使用先人的智慧,製作品質良好的傳統紙扇!“木漏れ日”(Komorebi)意味著「通過樹葉過濾陽光」,這把出產於日本的傳統手持扇,扇面的紙張是由一家具有1500年歷史的傳統手工紙廠所製作,再將紙張運送到京都結合木質的骨架,打造出一把把獨具特色的傳統扇子。 紙廠工匠細心溫柔的將葉子的圖案擷取在紙張裡,一層層的累加,讓紙張在陽光下呈現出多層次的美感與輕盈,並讓這些葉子栩栩如生的顯現出來,整個夏季時光擷取在這圈景框中,夏天的記憶好似被封存在這把輕巧的扇子裡。手持扇體現了對環境的友善更是乘載著傳統工藝的延續,有了設計師的創意,讓它不單只是一把生活用品而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也為炙熱的夏天增添一股清新浪漫的想像。 伊日美學生活也總是致力於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美感經驗,對綠色生活、土地友善與藝文推廣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旗下品牌「優居選品Urban Gallery」嚴選生活好物之一的「老玻璃窗花工藝」,由在地品牌「ZIAI Studio自愛」,手工製作,品牌理念感嘆現代工業規格化製作物件的時代,使得手工與工藝的事物慢慢被快速與廉品所填滿, 間接影響台灣早期精緻產業的沒落,連帶的這些工藝面臨無人傳承之窘境。其將台灣生活化的日常元素,運用「古窗花玻璃」與「鑲嵌工藝」兩者作為創作發想,將生活中收集而來的一葉、一花、一景,融合於窗花玻璃中,用植物寫日記,用鑲嵌封存記憶,深刻體驗生活的同時更是讓技藝傳承。 *相關連結日本手持扇 Komorebi-Uchiwa優居選品 Urban Gallery嚴選物:ZIAI Studio 自愛
我已沒有夢想卻有了目標
陳佑洋|我已沒有夢想卻有了目標 鍾愛木頭、珍惜木頭,總以最少邊料切削為前提設定尺寸,盡可能不造成浪費的「什麼木工作室」;路邊廢墟撿拾舊玻璃、向老師傅學習傳統鑲嵌玻璃工法,用自己的雙手將破窗爛瓦化為精緻獨特的「ZIAI Studio自愛」;探討台灣人使用文化,及實踐廢棄物價值再造的「廢物救星」;致力回收被用過即丟的塑膠袋,在製程吸睛亮麗套色杯墊、耳環的「Plastico」⋯⋯每一個品牌,都是一種品味,是一個訴求,共同的核心是飽滿的綠色意識,以及,都曾經在松山文創園區東向製菸工廠內的「優居選品URBAN GALLERY」──一個既是店面,卻也像個畫廊般,充滿綠色意識的生活物件的空間──傳達對友善環境的質感與品味。這個空間與這些品牌的相會,其實是一路探索的過程。 陳佑洋,細瘦的身軀、稚嫩的臉龐,乍看還真像個中學生。傾心相談,卻發現,外貌孩子似的他,思路卻是異常清晰沉穩。而他自己也沒想到,原本對朝九晚五辦公室生態異常恐懼的他,就是尋覓合作品牌、形塑「優居選品URBAN GALLERY」形貌的靈魂人物。 「剛進來的前半年,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因緣際會進到伊日的佑洋,笑說在高雄駁二與黃總奇妙相遇的機緣,以及被賦予重任,在25坪大的閒置空間中,運用策展概念,邀請不同品牌,週期性地規劃綠色生活議題,希望藉此能讓綠色生活的觀念與可能從這個城市的角落一隅,開始向外流動傳播。因為性格,也因為是第一份正職工作,佑洋走得小心翼翼,很害怕犯錯!回憶起第一次去談合作品牌,因為緊張,佑洋做足企圖說服對方的準備。但是,當真正面對合作對象時,腦袋卻一片空白!「原來準備好要好好介紹伊日美學、優居選品的話,全都消失、抽離了,只覺得對方並不想聽那麼多廢話。」在那時候,就好像不是自己跟對方在談,而是像一個商人,必須考量公司的利益,也必須顧及個人給對方的感覺。「算了!管他的!對方回應什麼,我就即刻回應。卻也因為這樣,我反而覺得比較真實,變回我自己了。」卸下商人般的外裝,佑洋決定用真實的自己面對。反而也因為沒有把自己放在談生意的角色,結果,不僅成為合作夥伴,更成為日後挫折時相與為伴的好朋友。 從完全沒有品牌、空間經營經驗,一切只靠想像,就像在一張空白考卷上,慢慢填寫試題的狀態,但學生時代提交試卷,只需要面對老師,如今,面對的卻是未知的人數,「不知道每天會有多少人進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看到店裡的呈現,很像自己的作業交出去了,將有非常非常多的人會來打分數一樣。」業績就是分數。 「概念是無形的,業績的數字卻是具體而現實的!」雖然這是一個充滿理想性的空間,但畢竟就是一個賣店,如何讓充滿概念性的物品轉換成實際的銷售數字,是佑洋現在最大的挑戰。優居選品就像是個考試,雖不知道成績如何,但佑洋說,他全然接受。 相較於初進公司時的小心翼翼、害怕犯錯,現在的他雖然不是不害怕,但卻也決定勇敢地不再拒絕一些可能很有趣的事情,「只有放膽『管他的』,才會促使優居選品成長。問題只在於,我可以做到何種程度?」優居選品這張品牌試卷,讓佑洋從中找到自己的個性;優居選品這張經營試卷,也讓佑洋漸漸領受社會的現實,慢慢熟悉用自己的角度去作為一個經營者,「三十歲之前所行走的路徑中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未知,但我只想做好該做及想做的每一件事。也因為意識到如此,我已經沒有夢想,但卻有了目標,所以,不再飄飄蕩蕩,像氣球一樣。」 關於 陳佑洋/優居選品主理人 優居松菸│台北市光復南路 133號 (東向製菸工廠1F/風格店家A7) 聯絡電話|02 27655732 品牌官網│urbangallery.co
與地球共好的選物店
優居選物URBAN GALLERY自2017年進駐松菸風格店家後,像是自體運行了許久的光合作用,在充飽富足養分的第二個年末,決定將推廣綠色生活的選物店,擴及到台中及高雄。 一間選在靜謐的精誠五街內,另一則是駁二園區的大義倉庫裡。 優居選物|台中 小小聚落風格店舖 下了公車,在公益路的車陣中,循著地圖沿線步行前往精誠商圈,這裏曾為美軍宿舍的小小聚落,但現在已是悄然存在於都市叢林裡的徒步區,建築體多為兩層樓的小洋房,近年擁有許多別具風格的店鋪進駐,走不過多久就能繞進精誠五街,撇見二樓陽台鼓起的人臉氣球,是由藝術家「王冠蓁」製作,而遇上這位稱職的守門員,也代表著你已抵達優居選物台中店。 與巷弄隔著一道女兒牆花圃,偌大的木桌與幾張溫莎椅能向著和煦陽光靜靜地藏匿著,大門則保有鄉村木作的情調,搭著一片幾近落地的玻璃窗,溫暖而不覺有一絲商業氛圍,這是我們的前院空間,進門後,櫃檯是優居的好朋友「廢物救星」,利用公司汰舊的木櫃重新整料後,據店內需求設計再製成的小木屋,而系統壁櫃依著牆面細細地陳列上每件商品;「一日茶事」一罐蘊含在地茶農友善精神的自然農法栽培茶;「什麼木工作室」一張削減卻刨不掉手作熱情製成的木刻圓凳;「小山舍」一只灌進了對自然環境的喜愛的水泥盆器……每個品牌都用了自己對於友善環境能善盡的一份心力,帶入到每一件商品之中,台中店雖然不大,可也能放置許多故事在裡頭,等著你來發掘與感受。 優居選物|駁二 日常生活的美學延伸 位在高雄駁二大義倉庫的優居選物,擁有目前三間店舖中最大的佔地空間,頂天將近六米的高度,像是一艘開進倉區的大船,將來自台灣各地甚至國外的選物帶進園區,相較台中的質樸與溫暖,駁二店選擇大量的黑鐵做為主調,將原本是為麵包店使用的櫃體分別擺置在一樓前後區,而進到空間最受矚目的,一樣是藝術家「王冠蓁」長達近四米的連幅畫作,在佈滿黑鐵櫃的前區,扮演提亮整體空間視覺感受的重要角色,後區則備有幾張包廂式沙發椅,供大家在偌大的園區裡能夠稍作休息,並自由翻閱周圍書架上的藝術出版品,而「廢物救星」就這樣陪著我們從松菸到台中,一路南下再到他最熟悉的高雄,立了三片浪板再製而成的屏風,像是船上的風帆停留在了駁二,順著動線往上來到二樓,我們保留原有的白牆空間,作為日後展覽規劃的場地,期待更多人願意踏上台階認識將在此展覽的合作品牌。 陸續進港的合作對象中,一直以來都與許多人產生共鳴的塑膠袋回收再製品牌「Bago」,持續發現更多友善材料可能性的「Cultu-re」,試著打破傳統認知,將日常的棉麻布料發展成具有當代設計語言的「步野」,也把各自最具友善理念的個性以商品形式帶到店內,讓這個由「伊日藝術計畫」轉型後的優居選物,成為在地一個秉持美學介入日常生活的品牌,並狹帶如此多元且承載綠色生活的精神,再次入港。 優居選物 台中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3 : 00 - 19 : 00 ( 國定休假日會提早公告 ) 地 址|台中市西區精誠五街二號 聯絡電話|04-2327-4361 優居選物 駁二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四 12 : 00 - 19:00,週五至週日 11:00 - 19:00 地 址|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2-3號C9-14倉庫 聯絡電話|07-521-5783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urbangallery.UG/ 官方網站|www.urbangaller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