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快樂不用買,絕不手滑的購物心法!

今年年初,綠色和平曾經發布台灣人的消費調查,有55%的民眾反應買東西的開心,持續不到一天就消失了,而其中31%民眾在快樂消逝後感覺更空虛。這顯示了,購物的快樂其實就是:「假的!」

血拚後感覺鬱卒,不只發生在台灣人身上,在綠色和平最新發布的《國際消費者調查報告》中,發現義大利、德國、中國、香港的消費者也有同樣情況。人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購物上,買回來的卻是不需要的東西。網路論壇上,每回各大購物節後總見「剁手族」哀鴻遍野,直嚷「再買就剁手」,下一檔折扣卻又繼續手滑。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從調查中,我們發現社群媒體是觸發衝動購買的推手之一。這個現象在台灣、香港及中國大陸尤其嚴重。

在台灣,「購物」是互動度最高的粉絲專頁類型。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LINE和WeChat等社交軟體,已經演變成一個分享開箱及血拚動態的平台,光是追蹤網紅、名人血拚動態,都會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關上手機多想兩分鐘,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不需要這些東西,也不該太相信付費po文上美美的擺拍。

美國社會觀察家/教育學者琴.基爾孟(Jean Kilbourne )曾著書《致命的說服力》批判時下廣告無孔不入地操縱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說服她們透過消費建立自信,透過買東西可以擁有自己渴望的人際關係。我們在廣告中常可以看到「____是妳最好的朋友」這類標語,但別忘了,所謂的朋友,是用心經營來的,而真正為妳著想的人,才不會鼓吹妳亂買呢!

「物窒感」(Stuffocation)是英國趨勢觀察家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為消費主義掛帥的現代社會所創造的新詞。當逛百貨公司或購物網站成為主要消遣,生活隨著每次購物季被輪番綁架、被物品堆滿;購物限制了人們找尋樂趣的想像力,蒼白如同「缺氧」的生活,是以消費為中心的社會現況。這也是絕大多數商人希望人們維持的生活方式。廣告不會告訴你,商品製造過程中對環境帶來的巨大污染;廣告不會告訴你,在快速、低成本營運模式下,企業剝削勞工的真實面貌。在24小時不間斷的促銷轟炸裡,你只看得到彷如天堂的美好願景。

事實上,廣告背後的巨大陰影,讓我們付出遠超過吊牌所顯示的金額,甚至是金錢償還不起的代價。要從消費趨動的惡性循環中脫身,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看待每次購物時的選擇,當真正聰明的消費者。你可以試試以下三步驟:

  1. 每次看到想買的物品時,給自己兩分鐘的時間冷靜。眼睛先離開那可惡又迷人的小東西,想一下:我為什麼想買?它真的適合我嗎?我是不是已經有類似款式?真的很需要這個功能嗎?沒有它,我的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2. 保護好你的荷包!回想一下我們前面提到的消費者調查:廣告和促銷可能帶來誤導。留給自己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省下衝動購物的錢,你能更快實現自己的哪些目標?
  3. 錯過促銷不可惜,舊愛還是很美:為了享受用促銷價買到的快感,你可能多花了根本不必花的錢,真正常穿的還是那麼幾件衣服、幾雙鞋子。先回去整理衣櫃,好好懺悔自己一次又一次失心瘋的戰利品,讓自己花了多少冤枉錢?

最後,重要的是,脫離對物質過度渴求的束縛,我們能夠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出更多經驗與分享的機會。購物絕不是獲得生活樂趣和充實感的唯一來源,最深刻的體驗往往來自與人、與自然真實的相處中。整理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當重新審視「物」與「我」之間的關係時,你的生活會更具想像力,不被物品吊牌標籤定義,才是擁有自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