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創業談|胭脂食品社

    問:胭脂品牌從2015年12月創立至今,聊聊團隊是如何進行工作分配? 我們是三人團隊,成員有品牌創辦人之一的Sharon、婉瑜(Sharon的妹妹),以及一位男孩Boco。Sharon主導著團隊的風格、產品內容走向、食譜發想、課程教學等;而過去在出版社工作的婉瑜負責行銷企劃以及協助課程進行;Boco則是負責品牌的視覺設計。 除了上述主要分工,我們會在固定的時間一起製作產品,而一起做事對團隊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過程雖然瑣碎、重複性高,千篇一律的步驟讓我們看起來像是工廠女工,但我們會一起聊天、團隊溝通、情感培養,動手過程中腦袋也一起動,這過程中會有很多想法湧現。 問:品牌經營必定起起伏伏,當面對困難時,維持品牌的力量是什麼? 感到很開心的是,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客人或同樣在做醃漬的團隊,我們所感受到的幫助與善意是過去在公司(Sharon過去從事金融業,婉瑜則在出版社)工作中所難以獲得的收穫。友善的正向力量是支持我們下去的力量,我們很明確的感受到對方的好,便會盡可能把最好的一面也帶給對方。 問:建立品牌除了最初的單純喜歡,那更大的願景是什麼? 醃漬其實不是主角,而是透過醃漬讓你想念過去味道的重要媒介。 我們的父親從小在岡山眷村長大,但我們只有小時候放寒暑假時才會回眷村看爺爺奶奶,奶奶會做一道「麻油豆腐魯」,但奶奶年紀大了不做了,所以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味道,覺得惋惜、心痛、想念,原來對味覺的記憶是非常強烈的,我們可能做不到傳承或文化傳遞,但透過我們自己的方式,認識食物,進而記錄下來這些古老的做菜方式,與其說是某種使命感與責任感,應該說不太忍心看著這些美好的事物消失。   問:我知道你們各自有自己的專業,又要經營共同品牌,來談談你們的日常與工作是如何平衡的 我們三個每天的工作分配都不一樣,時間沒辦法固定下來,生活跟工作並沒有太大的界線,要學會自己找休息的時間,學習如何分配時間是一大課題。 在生活與工作兩者間你可以輕易地轉換時,其實不太需要特別安排休息時間,我自己是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生活與工作不斷地堆積我扎實的生活。 問:在動盪的世代裡,你們認為創業的必備條件是什麼?想給創業新鮮人什麼建議? 創業不是逃避的藉口,諸如在公司上班薪水太少、沒辦法早起等等,很多理由都不是成為創業的動機,走上這條路之後反而要很誠實面對自己的狀況與弱點,創業是你必須要嘗試過,你真正喜歡,真正有熱情與想法才可以做,精確來說,創業絕對比上班還累,尤其初期的報酬絕遠比上班還要少,剛開始必定要熬過連基本薪資22K都沒有的狀況。(那個狀況你們持續很久嗎?)很幸運的是我們沒持續很久。 關於美麗島 2018年伊聖詩年度主題《地球之歌》透過不同環境議題來關心我們生活的土地,本月(2月)主題「美麗島」,在你心目中的美麗島是長什麼樣子?或說美麗島具備何種元素?請與我們分享。 瑜: 「善意」,很重要。 我們不一定要講對錯,但事情必定一體兩面,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用善意的角度去思考很重要,人跟人之間不該有預先立場,有了善意,社會便能更加融洽與溫暖,並且由內而外的建立起美麗島的美好樣貌。 Sharon: 台灣到底是鬼島還是寶島,我自己也很喜歡詢問上課的學員,我發現大部分同學會體認台灣是寶島,但這個體認不只是體認而已,而是在體認之後你願意為這個地方做什麼,我們很幸運的身處在獨特地理環境的寶島,珍惜或浪費、永續或掠奪,就看我們如何對待。 台灣本來就是美麗島,希望我的工作可以為美麗島付出點什麼,分享台灣高品質的農產品,台灣的蔬菜其實是很好的,我希望能把這些美好的保存方式留下來。   受訪者|Sharon、婉瑜 相關連結|胭脂食品社    
  • 時間釀的豐美滋味

       早在冰箱發明以前,人類早就懂得保存食物的秘密──或者醃漬,或者發酵,以時間這個無可取代的秘方,一併將季節、風土封藏起來,成就舌尖上變化萬千的味覺音符。 王琬萱(Sharon)和夥伴以「醃漬」諧音,創設了「胭脂」食品社,不只要承續阿公阿嬤的古早味,對食物各種滋味充滿好奇與探索精神的他們更想知道,如何以古老的醃漬智慧為基礎,將鹽、糖、醋、油、麴、酒等基本元素,結合現代創意,歸納、整理出一套知識性、系統性方法,「也就是說,吃到某樣東西,大概就會知道是用了什麼方法、經過多少時間所做成。而當瞭解了這套方法的背景之後,就可以去面對各個地區的食材,並做出各種變化。」 於是,自然發酵鳳梨果露飲、風味特調薑味甜檸蜜、秘製配方胭脂辣醬、佐餐幫手油漬綜合菇、廚房萬用熟成檸檬鹽⋯⋯無論醃或漬或發酵,不再只是停留在保存食材的基本功能,藉由時間的醞釀與轉化,讓食材產生不同層次風味,甚至提高營養成份,創造不同價值。           時間可以封藏、轉化的美味,也不僅止於蔬果,各式果實,加入魔法般的微生物作用,更可以成就色、香、味醇厚豐美的汁液,一入口蕩漾迴旋,同時也是生活樂趣與品味的不可或缺的良伴。而這世上歷史最悠久的加工飲料——酒,當然也是 Sharon不會錯過的探索。尤其數年來,每到四、五月清明時節,Sharon就會收到在台東以自然農法栽種胭脂梅的友人寄來的鮮採青梅,年復一年,將青梅以糖封釀、浸漬,等待醇熟後再開封品嚐。 這滋味,不只滿載豐盛的友誼,更記錄著季節的訊息。就如同對於漬物,希望能結合現代創意,歸納、整理出一套知識系統,對於釀酒,Sharon也沉澱出一份精確配方,「有人說,猴子也會喝醉,因為水果只要過熟,就會自然發酵,就會有酒精成分。但我想透過人為介入的方式,看到其中的細節變化,我覺得很有趣!」Sharon笑說,雖然只要有糖、有酵母,酒精自然就會產生,但是,關於釀酒這件事,時間因素顯得更重要,而且,因為過程可能會很長,期間必須過濾好幾次;每一次過濾就品嚐一次味道,對 sharon來說,最大的享受莫過於此,「我覺得釀酒的目的、樂趣,並不在於最後得到一杯跟五大酒莊釀出來的酒一樣香醇;而是過程中,每個步驟都去喝喝看、嚐嚐看那些半成品,瞭解每個階段的變化,然後思考如何調整、在什麼時間點調整⋯⋯這樣的過程跟回饋是豐富且有趣的!」而不同原料,以及不同季節、風味的水果特性都不同,要掌握的訣竅也不同,如何講究、控制,最後得到自己喜歡的成果,所享受的過程樂趣當然也不相同。Sharon也認為,當明白了每一口啜飲入喉的珍釀是怎麼來的之後,當你在消費時,就會產生不同流俗的觀點,而且是更深刻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 無論醃漬、發酵或釀造,加進了神奇的時間元素,關於食材與風土的關係、與物產品種的關係、與烹調方式跟技術的關係⋯⋯所有判斷或思考的觀點都會從三次方變成四次方,因為每個步驟都可以不斷再去延伸、討論,「就像每年釀梅子酒,步驟差不多就是那些,但可能第二天,我就會想,除此之外,還可以再加些什麼?很多的想法就這樣一直冒出來,就有更多想要變化的嘗試。」勇於嘗試帶來了挑戰,也充滿驚喜,Sharon一直樂在其中。             胭脂食品社      臉書專頁  
  • 胭脂,醃漬:時間醞釀的美味

    循著寶藏巖蜿蜒的山坡道,終於來到台北藝術村61號工作室,一眼就看到立在門邊藤椅上,一方簡單樸素的「胭脂食品社」小立牌。名「胭脂」,其實與化妝品無關,而是取其「醃漬」諧音。而此處,就是各種食材醃漬與發酵的實驗研發探索基地。 胭脂,也來自胭脂梅。幾年前,胭脂創辦人之一Sharon的好友到台東以自然農法栽種胭脂梅,從此,每到四、五月清明時節,Sharon就會收到友人寄來的鮮採青梅,愛吃也愛動手做的她便將青梅以糖封釀,浸漬,等待滋味醇熟後再開封品嚐。年復一年,收到友人親種的青梅不只成為期待,也捎來季節的訊息。 清秀爽朗,言談間總帶著一臉笑意的Sharon,學的是金融,在銀行上了六年班,每天在時間、數字之間競逐,「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工作與生活完全脫節。」不僅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也讓她開始思考,是否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於是,她辭去工作,想要尋找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最初,因為對照料植物的喜愛,Sharon創辦了「Greensprout綠芽生活事物所」,後因參與《Taipei Post》生活畫報的編製,認識了同樣喜愛料理的怡安,兩人每周會相約一天在自家廚房做各種嘗試,一整年,「累積許許多多發霉、發臭、整缸丟掉……,無限輪迴的失敗經驗之後,才終於有了一點點心得,有了一點點把握。」不只確立了要以醃漬與發酵這古老的方式,探索食材的可能性,也另外找來了另兩位負責行銷與設計專長的夥伴,正式成立「胭脂」。 除了對於醃漬物的情有獨鍾,「台灣因地理位置特殊,氣候、環境條件特殊,所以物產得天獨厚。新鮮的物產直接吃當然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如果再加入其他元素,會產生什麼變化呢?」這是Sharon 和胭脂夥伴們很期待、很想探索的領域。然而,除了傳承屬於阿公阿嬤或父母的古早味之外,充滿好奇心與研究精神的胭脂團隊,也想創造屬於年輕世代的嶄新口味。因此,有別於過去食材醃漬,可能都是口耳相傳、量其大約的製作方式,胭脂團隊則試圖以古老的醃漬智慧為基礎,將鹽、糖、醋、油、麴、酒等基本元素,結合現代創意,歸納、整理出一套更具邏輯的知識姓、系統性方法,「也就是說,吃到某樣東西,大概就會知道是用了什麼方法、經過多少時間醞釀。而當瞭解了這套方法背景之後,就可以去面對各個地區的食材,並做出各種變化。」甚至,醃漬不再只是停留在保存食材的基本功能;透過醃漬,藉由時間的醞釀與轉化,才得以產生不同層次風味,甚至提高營養成分,為食材創造不同價值。 雖然收入遠不如在銀行上班,但對食物的熱愛,而且,「因為是自己的興趣,因為生活與工作合一,雖然累,但滿開心的。」心有所感的Sharon更說,「喜歡跟熱情不是用來幫忙賺錢,而是在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靠此堅持下去,也才得以克服許多的不順利,讓自己一直往前走下去。」而除了對自身的期許之外,胭脂所使用的食材,也盡可能尋找以友善土地方式耕作的小農,「我們目前的需求量還不足以跟農友談契作,所以都是跟小小農合作。」除了來自台東的胭脂梅,很具有代表性且受歡迎的胭脂辣椒,是宜蘭小間書菜所種的辣椒;檸檬,則是位在南投的朋友所栽種。希望能以對土地的珍愛心意,以時間提煉四季的美味。 在銀行上班時,要和時間賽跑比快,轉行做醃漬和發酵品,同樣和時間有關,但卻是迥然不同的另一端──只能等待,「急不來,必須有耐心。」Sharon笑說,太過急躁、不夠細心都不行,所以也很像是生活裡的一種修練,從等待、從過程照見自己的心性。 胭脂,醃漬,透過時間醞釀而出的風味,豈止是食物?你我共同的味覺記憶,更可能是有朝一日道不盡的土地與鄉愁。 YANZHI胭脂食品社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61號(寶藏巖)www.pinkoi.com/store/ya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