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時代之眼.城市之光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臺北詩歌節,讓每一年的臺北秋日詩意盎然,2017年策展人鴻鴻及楊佳嫻,以「時代之眼‧城市之光」為題,活動從9月23日起至10月8日於臺北市中山堂、誠品松菸書店、納豆劇場、紀州庵文學森林、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及大可居等地舉辦,從「時代精神」出發,以詩歌來想像一個更寬闊人性的未來國度,將帶領詩迷發掘時代精神,開拓城市之光,探索文學的種種可能。 抓住時代精神的口語詩藝術家 今年9月邀請到臺裔美籍詩人蔡仁儀(Kelly Tsai)進駐臺北。在國際享有盛名的她,曾受邀於美國白宮及林肯中心演出,不但是美國當代備受矚目的口語詩藝術家,也在超過700場的跨界表演中,成功地將詩融合詩、劇場、電影等不同藝術形式,一如詩歌節多年來跨界的核心價值;她的成就讓她成為亞裔女性標竿人物,也持續對臺灣歷史保持關切。駐臺期間除了專場講座外,特別帶來為臺灣準備的新版本獨角戲《Formosa》詩劇場。此戲背景講述60至80年代臺灣泰山地區生產芭比娃娃的過程,以一個外省第二代臺灣人的觀點,呈現出全球化、美麗、整型、文化認同等主題,同時批判西方人如何看待東方人的眼光。此戲曾獲曼哈頓下城文化局贊助,2012年迄今演出不斷,備獲好評。 國際詩人齊聚臺北 帶來城市之光 今年邀請來自奈及利亞、越南、香港、日本的詩人來臺進行交流。艾菲‧保羅‧阿奇諾(Efe Paul Azino)是奈及利亞知名的行為藝術家和詩人,此外更是拉哥斯國際詩歌節的創辦人和總監,詩作靈活穿越歷史與當代城市生活之間,富有獨特非洲風情;來自日本的平田俊子身兼詩人、劇作家及作家身分,曾獲「現代詩新人獎」、「萩原朔太郎獎」、「晚翠獎」等多項殊榮,詩風格簡潔冷峻,不但改變了日本女性詩風,也呈現日本現代詩的另一種面貌。 來自香港的詩人鍾國強,曾獲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等重要獎項,詩歌作品中常以生命、家人與親情連結,也談日常生活與社會體制,他的文字細膩而充滿感情。越南著名雙語詩人鄧紳(Dang Than),被認為是越南最富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作品涵蓋各類體裁,成為越南文學寫作風格至為重要的轉捩點。國際詩人因詩歌節到訪臺北,期盼能透過廣闊的文化視野,引領民眾以詩歌探索時代。 詩演出及跨領域詩行動 今年的「詩演出」於9月23日在中山堂中正廳開幕演出《心の鏡──跨越語言的詩歌風景》,擅長以詩入歌的羅思容,邀集多位知名樂手、詩人葉覓覓創作影像及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設計影像音樂,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幕演出。以林亨泰、杜潘芳格、陳千武、陳秀喜、詹冰、錦連、羅浪等日據時期到戰後不同語言寫作的詩人為譜寫對象,深情的音樂帶我們回顧臺灣幾乎被遺忘的文學,以詩的光芒燭照歷史底層的生存處境,探照時代之光。跨領域詩行動之「詩人制憲大會」是今年詩歌節一大亮點,更呼應今年主題,邀請民眾針對下一個太平盛世的生存處境、社會規範提供前瞻性的詩意想像。日前對外初步徵件並進行階段性整理及篩選,最後結果在10月1日的活動中由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8位詩人共同評選及修訂,邀請民眾一同摹繪未來的藍圖。 特別邀請義大利聲音藝術家波賽堤來臺的《聲音詩演出:池與湯》,邀集不同語言素人參與者,期望用不同的語言,再巧妙地調整為音樂的結構形式,塑造出一幅臺灣生活的鮮活圖景,讓大家真正「聽見」臺灣語言及聲音的多元共和。在密集的工作坊後將於最後一天展現實驗成果,歡迎在10月8日前來感受聲音張力。 今年臺北詩歌節策劃一系列活動包含講座、展演、跨領域詩行動,場域深入臺北各個角落,聚焦於「時代」與「城市」,彰顯詩人面對現實,能踏足土地而又能任想像力飛躍。這場盛宴包含美國、奈及利亞、日本、香港、越南、義大利以及多位臺灣的創作者們,針對詩與歷史、環境、語言文化、傳播等因素的互動,從文化衝擊連結過去與未來,透過詩歌節與本地聽眾交流,拓展彼此眼界。臺北詩歌節,與你一同見證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