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巴黎野玫瑰
愛情之狂野,來自於腎上腺素的碰撞;愛情之美好,是因為多巴胺的催化;說穿了,我們會深陷其中,全都只是體內荷爾蒙的追逐遊戲罷了,將它拆解後會發現,愛的本質其實只是一片薄如蟬翼的玻璃,彈指一碰便會碎裂。 《巴黎野玫瑰》自從1986年上映後,總被描述成情色經典,然而影片從頭至尾,卻始終沒有激起我春心蕩漾的火花。相反的,我感受到的盡是哀傷,盡是純粹卻極具毀滅性的愛情悲劇。透過男女主角詼諧、浪漫、衝突、暴力交織的邊緣性人格,讓世俗滿口道德,但私下荒淫背叛的謬愛顯得格外諷刺。 這部電影改編自Philippe Djian的小說,於美國上映時,則以女主角貝蒂的性格取名為《Betty Blue》(貝蒂的憂鬱),原著則名為《37.2° le matin》,直接翻譯的意思就是「清晨37.2°」。相較於台灣譯名《巴黎野玫瑰》,前面兩者的喻意似乎更為內斂深刻,也更富詩意。 當年一度被列為禁片,如今終於在30年後數位修復,並且一刀未剪重新上映,我們才有幸一窺那些遺漏的片段,得以將整個故事的主軸完整串連起來。一般人總喜歡聚焦在片頭開始長達三分鐘的性愛鏡頭,或是關注影片中經常全身赤裸著的男女主角,坦白說這不過是合情合理的生活畫面,實在稱不上什麼情色,反倒是貝蒂與佐格之間那分扭曲不堪的愛,令人不忍目睹。 女主角貝蒂有著迷人的性格與外表,甜美卻也務實,可以風姿綽約、一身露骨紅色洋裝端坐在車前引擎蓋上,也能勒緊圍裙趴在地板刷洗、操持家務,是可愛又令人束手無策的小惡魔,唯獨在情緒失控時會奮不顧身,放火燒毀房子、砸掉屋內所有物品、隨手持物攻擊令其不悅的人,甚至最後還刺瞎自己的右眼。儘管種種行徑驚心動魄,她的愛人佐格依然懷著救贖的心情,盡可能滿足貝蒂的各種想望,也總是用「每個月都會發作一次」的說法,來解釋貝蒂異於常人的瘋狂,只不過,這樣令人窒息的愛最終還是走向了厭世與自我毀滅的結局。 引用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說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源於內在的自我投射,或許在佐格看似溫和合群的身體裡,悄悄隱藏著一個憤世嫉俗的貝蒂,因此當佐格穿上女裝挾持保全奪走鉅款,或是在客人的Pizza中加入廚餘、因為愛得痴狂而將貝蒂悶死等,脫序行為出現時,也就不難理解了。 37.2°是身體微微發熱的溫度,會發生在清晨剛起床時,以及情緒焦慮躁動或處於興奮狀態時,女性在排卵期過後到下次月經來前,亦有可能升溫至37.2°。如此一來,佐格說的也沒錯,貝蒂每個月一次的失控、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憤怒、對外界的不耐以及無法克制的瘋狂,似乎和所有女人都一樣。當貝蒂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懷孕後所產生的各種障礙和幻想,會不會只是荷爾蒙所開的一場玩笑而已? 芳香療法中,溫暖的丁香(Clove)有著深厚的底蘊,可以萃取精油的部位是尚未開花的花苞,同理它也能使未爆的情緒緩緩釋放,特別適合像貝蒂和佐格這樣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的狂熱人格。在處理第二脈輪(生殖輪)的問題時,丁香是相當好的選擇,當人感覺失去依靠與陪伴時,特別會有生殖系統的疾病產生,通常這些問題也會間接影響心理,例如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在貝蒂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懷孕而產生絕望感時,丁香不只可以讓她的身心歸零,還能開啟她緊閉的心扉,將自己調整到一個全新的狀態。生活在這樣一個愁眉不展、憂鬱的時代裡,或許丁香可以收斂我們太快綻放、又太快凋零的激情。 Betty Blue片名│巴黎野玫瑰導演│Jean-Jacques Beineix演員│Beatrice Dalle、Jean-Hugues Anglade片長│185min級數│限制級類型│劇情發行│南強國際
揮灑烈愛
揮灑烈愛Frida 「她堅硬如鋼鐵,柔美如蝶翼;討喜如微笑,傷痛如人生的苦楚…。」─狄亞哥里維拉(Diego Rivera墨西哥畫家) 據說這部電影當時預算並不高,慶幸的是經由導演的細膩巧思,才能如實呈現這位墨西哥女性渾身豐沛絢爛的生命力。曾經有兩位女性藝術家,解放了我原本受到排擠壓迫的女性自覺,讓我從脆弱不安的卵殼中掙脫,其中一位是擅長描繪植物特寫的喬治亞歐姬芙,而另一位則是《揮灑烈愛》中的主角芙烈達卡蘿。這兩位具有前瞻性的女性藝術家,說巧不巧,皆同時具備了直率俐落的男子氣魄,以及甘願為愛冒險的女性特質。 場景從芙烈達連人帶床被抬上車子開始,當時她不僅得忍受年幼罹患的小兒麻痺之苦,還得應付求學時,因一場車禍所帶來的殘缺身軀,但她不管肉體如萬劍穿刺般疼痛,仍堅持親身前往她在家鄉舉辦的第一次個展,而這其實是她離世前不久的事。倒敘式的開場,接著回溯芙烈達的求學時代、談戀愛初嘗禁果、走入婚姻,嫁給不斷出軌,卻又心靈相契的狄亞哥、痛失來不及出世的兒子…,整齣電影充滿了原始卻飽和感十足的張力,彷彿一幅幅帶有墨西哥古文明色彩的畫作,濃烈豔麗、令人目不暇給。 芙烈達命運多舛,一生動了三十幾次手術,來修補她支離破碎的軀殼,因此她在自畫像《破碎的支柱》中,用柱條象徵自己無法挺直的脊椎,插滿全身上下的釘子,則影射她難以承受的疼痛。雖然臉頰滑落的淚水被解讀為心理的創傷,但我倒認為那是芙烈達慣用自我疼惜的方式。在被宣告無法行走的那段期間,芙烈達開始透過彩筆,將內在真實的自己呈現在白色畫布上。許多人將她的畫歸類為超現實主義,但芙烈達卻不認同,她認為自己從來不畫夢,每一筆畫都是真實的人生。狄亞哥說自己畫的都是眼睛看到的外在世界,而芙烈達卻能夠看穿自己最不堪的內心世界,或許正因全然接納自己的痛苦和羞愧,這位生長在激進思想年代的女性,才能夠展現出堅毅樂觀,永不放棄的信念。 如果說多情激昂的狄亞哥是外顯張揚的錫蘭肉桂,那麼芙烈達便是溫暖內蘊但不失率真的丁香(Clove)。雖然兩者皆為熱情奔放的酚類精油,但從影片中可以看出,狄亞哥里維拉相當清楚自己的定位,充滿驕傲與勇氣,為了政治立場甚至可以不屑俗世。然而身為妻子的芙烈達儘管擁有令狄亞哥欣羨的才華,卻始終不把作畫當成人生唯一的目標,原因是經年累月地從身心苦痛中,她早已淬煉出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她為認識自己而畫、更為療癒自己而畫,這些都像極了溫暖包容的丁香,將所有陰暗包覆在內縮的花苞裡,再轉化成一種自在隨意的態度,奉獻她的同理之心,否則她怎可能與偷腥不斷的狄亞哥結褵長達25年之久,又怎麼可能原諒與丈夫出軌的親妹妹,當然更遑論是接受上蒼對她一生的磨練。 Frida片名│揮灑烈愛 導演│Julie Taymor演員│ Salma Hayek、 Alfred Molina、Antonio Banderas片長│123分鐘級數│輔導級類型│劇情、歷史、傳記發行│邁拓娛樂特別感謝│邁拓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