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全球水建設計畫
伊日生活 × 慈善的水 × 322 世界水日 邁入第十年,伊日生活長期和國際非營利組織 charity:water 合作,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試圖永續解決,建立符合當地生活樣貌的水資源建設。適逢 3.22 世界水資源日,我們要來和大家分享歷年合作的水計畫,從地域氣候、人文生活、背景故事等角度切入,深入了解不同水建設對偏鄉社區及個人生活的影響,也再次呼籲大家水資源與我們密不可分的關係。 共同參與的價值 太陽還沒升起,石匠 Tamaram 就得早起長途前往隔壁村莊賺錢養家,但最困擾他的其實是如何有效地儲存飲用水,供應妻子與五個小孩最基礎的生活機能。位於乾燥氣候的塔爾沙漠,水資源分配一直是當地政府棘手處理的問題。多數家庭雖然能勉強依靠公共水庫獲取水源,但面對用水量極高的夏季,水庫見底、周遭湖泊蒸發乾涸已是常態。居民們必須想辦法於雨季儲水,因應乾季到來的水荒。面對長年缺水的狀況,Taramen 只好付費請水車到最近的 Kuccha 水槽取水,而這筆費用往往佔據他年收入的 25-30%,使他無法有效儲蓄,支持家庭的其他經濟活動。 charity:water 發掘問題後,隨即與當地非營利組織 JBF (Jal Baghirathi Foundation) 合作,開放居民共同參與水建設再造計畫。Tamaram 自願參與專案,結合其熟練的工匠技術,於短短 22 天內完成新型儲水槽。堅固的水泥材質,使水源不易流入土壤,且不受外物污染。有了穩定乾淨的供水後,Taramen 便能專注在工作,省下來的錢也可以有效地運用在家庭生活上。 通往改變的道路 當水源源不絕地從地底冒出,Sikedi 的村民們又唱又跳地歡呼了起來。這一刻他們等了好久好久。Sikedi 是東非馬拉威境內的小村落,距離最近的恩霍馬山城需約 30 分鐘的車程。長期下來因爲周遭溝壑深峻,限制了物資的進入,也使得村民們無法順利汲取乾淨的水資源。但振奮人心的是,當村民們得知 charity:water 將協助部落鑽井鑿水時,每戶家庭各派出一人組成自治團體,每日搬運石子與沙袋,填補窪陷,造橋鋪路。費時兩個月的工程,代表的不只是對水資源的殷切期盼,更刻劃出居民們對全新生活的想像。點燃的希望與動力,正是這場自發性運動的意義所指,精神所在。 「當鑽機與一輛輛工程卡車沿著鋪好的道路駛進村落時,小孩們一個個從山坡上跑了下來,簇擁歡迎,沿著隊伍手舞足蹈,好似年族盛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一位 charity:water 駐地記者回憶道。婦女們放下家務工作,不想錯過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全村的人幾乎都來了,看著長短不一的水管從卡車上卸下,有秩序地協助鑿井工程,靜靜地等待水源湧出。在這之前,很難想像婦女們一天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到瀕臨乾涸的死水區汲水,甚至和牲畜共享細菌浮游的污染水源。對村民來說,鑿井建設不僅改善了民生生活,自治合作的團隊精神更得以在專案推動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 遍地開花後的公民思考 從尼泊爾、孟加拉、衣索比亞到印度,伊日生活長期支持的水建設計畫於近年開花結果。今年春天,烏干達 Katakwi 和 Amuria 二地區的手壓井升級工程即將完工,從原鍍鋅材質更換成 PVC 塑膠管,移除老鏽部分,確保地下水穩定的輸出。除此之外,charity:water 也和當地合作夥伴 Welthungerhilife (WHH) 成立「水資源社團」和「水資源委員會」,強調村民共同參與的重要性,將工作職權下放,真正落實社區自治再造。為了普及安全取水與公衛知識,WHH 亦要求社團成員接受完整的衛生教育,教導如何維護水建設,以預防因水污染引起的疾病。 charity:water 全方位的水建設計畫,不只解決了由環境引起的水資源問題,更為間接影響的社區民生問題把關。這時我們不免思考,身在相對進步的國家,除了力行「節約用水」的民生政策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具前瞻性的永續計畫值得我們嘗試呢? 伊日生活 × 慈善的水 自 2011 年開始,伊日生活與非營利組織「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合作,計畫每年捐贈一口井,而每建置完一口井,慈善的水便會在 Google Earth 衛星標記定位,透過網路公開款項用途,並開放追蹤鑿井過程。 每一口井可提供約 200-300 個人日常生活所需用水,相當於一個村莊的人數,目前伊日生活已捐贈 9 口井在世界各地,尼泊爾、印度、烏干達、孟加拉、衣索比亞、尼泊爾等境內村莊,讓當地居民不用再長途跋涉去取水,而將寶貴的時間留在照顧家庭、農耕、上學等。有了乾淨的水資源,居民們將重拾基本的生存能力,逐漸擁有愈來愈好的生活環境。 請參考水井位置圖 |https://www.charitywater.org/our-projects/completed-projects#B52rJUjt 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www.charitywater.org *影片由「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提供
全球水資源危機
晨起,天空泛起魚肚白,台南官田阿婆十年如一日,從水井打水準備洗衣服;宜蘭深溝村農夫利用地下湧泉開始灌溉田間,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在溪邊捕撈魚蝦,從古至今,人們依賴著水,與水連結深厚,甚至敬奉水為神祇,造就此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現在我們還能指望供水能如空氣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嗎? 全球水資源危機 你可知道,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的水收集起來,其中97%是海水,而2%凍結在兩極的冰層中,我們人類,以及許許多多的生物,只能依靠那僅剩的1%淡水才能生存。而這1%的水大部分埋藏在地底下,要取得,不僅困難,並且必須付出高昂代價。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臨河或湖泊而居,即使至今,世界上90%人口仍然居住在距離淡水源十公里以內範圍。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暴增,淡水消費量也增加了七倍之多,但全球氣候驟變,以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導致降雨量減少,也使得過去人們藉雨水和融雪補充河流及湖泊的水源,如今已變得愈來愈不可靠。 現代化打造下的城市,自來水系統完備,人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能取得乾淨的用水,久而久之,已使得許多人對於水的認識,恐怕僅止於水龍頭;現在許多人早已遺忘,甚至完全不知沒有自來水的年代,井水、地下水所扮演文明興盛命脈的角色,各族群所爭搶的這珍貴資源,連石油、黃金都比不上,因為水無可替代。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幾天不喝水,就會失去性命。但現今,全人類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水資源危機,而更可怕的危機更在於,許多人無知地以為,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有水,以為水將源源不絕,永無耗竭的一天!重新正視水的價值、意識水資源的有限與危機,我們不能再等待。 嶄新的黑色水源 以色列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全國土地約70%為沙漠,天然降雨所產生的水源極有限,且用水需求不斷增加,導致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慶幸的是,以色列政府以積極且有效率的態度面對水資源問題,積極推動節水、造水、污水回收等政策,讓以色列成功擺脫水資源不足的困境,更可將多餘水源供應鄰近國家。 污水,向來被人們視為沒有價值的廢棄物,甚至是一種社會成本。目前全世界對於廢水的處理方式,大多未經蒐集和過濾,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域,發展中國家更有高達90%的廢水直接排放。包括我們生活所在的台灣,至今偷排重金屬廢水事件依然層出不窮,顯示人們對於污水處理的漠視。反觀以色列政府,將污水視為一種機會,並列為優先政策,建造了一套利用污水的回收系統,將全國超過85%的回收廢水再處理成為農業灌溉及增加河川流量使用,不僅創造了一種全新水源,並開啟了水利技術輸出龐大的商機,這在未來水資源短缺時,必將形成一種新趨勢,值得世界各國借鏡。 水留下的足跡 餐桌上的食物、身體穿著的衣物、手中使用的電子產品……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在製造過程中,無一不需要用到水。例如早上的一杯咖啡,需要耗費兩百公升的水來種植所需的咖啡豆;三明治那兩片吐司需要一百公升水來種植小麥;一公斤牛肉則需要高達一萬五千公升的水——這些隱藏在商品背後的「水足跡」(water footprint),2003年由荷蘭學者所提出,是一種連結人類消費與淡水消耗量的方法,以麵包來說,從種植、製作、包裝、運輸……所有流程中的用水量加總起來,就是所謂的水足跡。隨著經濟成長,許多國家的飲食習慣愈來愈多由澱粉類轉為更耗水的肉類,也讓世界上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的水量將會愈來愈少。 因此,在德國,素食變成一種環保趨勢。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估計德國18到79歲的人之中,有4.3%是素食者,其中18到29歲的人占比最多,相較之下,多吃蔬食除了能夠減少碳排放,更是一種節約用水,且更能拯救現有水資源的簡單方式。 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 ╳ 慈善的水 自2011年開始,伊日生活與非營利組織「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合作,計畫每年捐贈一口井,而每建置完一口井,慈善的水便會在Google Earth衛星標記定位,透過網路公開款項用途,並開放追蹤鑿井過程。 每一口井可提供約200-300個人日常生活所需用水,相當於一個村莊的人數,目前伊日生活已捐贈 8 口井在世界各地,尼泊爾、印度、烏干達、孟加拉、衣索比亞、尼泊爾等境內村莊,讓當地居民不用再長途跋涉去取水,而將寶貴的時間留在照顧家庭、農耕、上學等。有了乾淨的水資源,居民們將重拾基本的生存能力,逐漸擁有愈來愈好的生活環境。 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www.charitywater.org
遇見馬拉威最幸福的母親
你,幸福嗎?對你來說,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在東非馬拉威境內的小小村落,婦女們每天浪費寶貴的時間徒步行走和收集髒水,只是為了滿足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而今天,能看到偏鄉居民獲得潔淨水的最酷的部分之一,就是聽聽這些夢想是如何啟發她們對全新生活的想像、擁有更多時間和更好的健康是如何為家庭(尤其是孩子)帶來新的機會。 伊日生活 x 慈善的水 x 322 世界水日 穆里塔尼‧耶薩亞( Mulitani Yesaya),42 歲,有六個孩子,是第一個到達斯凱迪村落(Sikedi Village)的人。在她 42 年的人生中,從未聽聞過 Sikedi 以外的河流。儘管社區的所有 195 名成員都在鑿井處那裡,熱情地向我們致意(慈善的水 charity: water 團隊),但 Mulitani 卻與眾不同 —— 正是因為她的笑容。起初,我們不知道她的處境或故事,也無從理解是什麼激發了她的幸福感。但從團隊成員彼此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得知,她的喜悅具有無比感染力,沒錯! 始於一切的微笑 對於 Mulitani 來說,每天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早起醒來將收集到的水用來洗澡和做飯給孩子、送他們去學校,然後收集更多的水以期待孩子們平安返回。那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周期:水,孩子,水,務農,水,家畜,水,洗衣服,水,晚餐,水,就寢 …… 對她的家人來說,水永遠都不夠。細數取水的頻率,從一天的開始到結束,Mulitani 到河邊取水的那條漫長步行路程不少於七次,沿途寂靜到要聽到任何人的聲音都很難 —— 沒有任何人(女人)應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的問題是,Mulitani 為何如此快樂?幾乎所有時間都花在徒步行走和收集髒水上,家庭經濟、孩童教育、腹瀉與疾病的隱憂,還有很多其他責任該如何面對?然而,從她那裡 …… 除了喜悅。 她的回答讓我們驚訝 Mulitani 解釋說,用她們的語言,「Mulitani」的意思是「你會怎麼做?」 這就是她努力生活的靈感 —— 無論事情變得多麼困難,令人沮喪或痛苦,她每天都會選擇喚醒自己,問道:「我會怎麼做?」她名字的含義徹底地改變了她的人生觀 —— 儘管許多村民必須因為髒水而步行數小時,但他們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幸福?」Mulitani 從容應答:「為什麼還要其他東西?」 改變一切的道路 有一天, Mulitani 聽說有一個鑽井平台正計畫在他們的村莊附近建造水井,但很顯然這項美意無法到達他們的村莊,因為深壑把他們與世界其他地方隔開了,為了獲得乾淨的水,他們知道必須另闢新路。因此,村裡的每個家庭各派出一名成員協助鋪路工程,開始徒手搬運沙石、填補窪陷 ……。歷時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填滿眼前這個巨大坑洞,鋪出一條足以改變一切的道路。 鑽機全天候不間斷的工作 當巨型深井探測泵浦最終到達蓄水層時,清澈沁涼的水瞬間奔向湛藍天空,Sikedi 村裡的每個人無不激動尖叫、忘聲歡呼,並開始唱著象徵祈福的盛典之歌 —— 就像我們初次抵達時一樣。 你會怎麼做? 看起來,Mulitani 似乎最是幸福。因此,我們再次向她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妳有了乾淨的水,妳將如何處理?」Mulitani 藏不住聲線中高昂的情緒起伏,說道:「噢!我會好好照顧它,就像照顧一個新生嬰兒一樣。」 可利用衛星GPS定位查詢「伊日生活 鑿井計畫」進度。 請至 ➤ 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 網站搜尋【YIRI TAIWAN】 圖/文 慈善的水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