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晨起,天空泛起魚肚白,台南官田阿婆十年如一日,從水井打水準備洗衣服;宜蘭深溝村農夫利用地下湧泉開始灌溉田間,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在溪邊捕撈魚蝦,從古至今,人們依賴著水,與水連結深厚,甚至敬奉水為神祇,造就此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現在我們還能指望供水能如空氣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嗎?

全球水資源危機

你可知道,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的水收集起來,其中97%是海水,而2%凍結在兩極的冰層中,我們人類,以及許許多多的生物,只能依靠那僅剩的1%淡水才能生存。而這1%的水大部分埋藏在地底下,要取得,不僅困難,並且必須付出高昂代價。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臨河或湖泊而居,即使至今,世界上90%人口仍然居住在距離淡水源十公里以內範圍。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暴增,淡水消費量也增加了七倍之多,但全球氣候驟變,以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導致降雨量減少,也使得過去人們藉雨水和融雪補充河流及湖泊的水源,如今已變得愈來愈不可靠。



現代化打造下的城市,自來水系統完備,人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能取得乾淨的用水,久而久之,已使得許多人對於水的認識,恐怕僅止於水龍頭;現在許多人早已遺忘,甚至完全不知沒有自來水的年代,井水、地下水所扮演文明興盛命脈的角色,各族群所爭搶的這珍貴資源,連石油、黃金都比不上,因為水無可替代。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幾天不喝水,就會失去性命。但現今,全人類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水資源危機,而更可怕的危機更在於,許多人無知地以為,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有水,以為水將源源不絕,永無耗竭的一天!重新正視水的價值、意識水資源的有限與危機,我們不能再等待。



嶄新的黑色水源

以色列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全國土地約70%為沙漠,天然降雨所產生的水源極有限,且用水需求不斷增加,導致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慶幸的是,以色列政府以積極且有效率的態度面對水資源問題,積極推動節水、造水、污水回收等政策,讓以色列成功擺脫水資源不足的困境,更可將多餘水源供應鄰近國家。

污水,向來被人們視為沒有價值的廢棄物,甚至是一種社會成本。目前全世界對於廢水的處理方式,大多未經蒐集和過濾,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域,發展中國家更有高達90%的廢水直接排放。包括我們生活所在的台灣,至今偷排重金屬廢水事件依然層出不窮,顯示人們對於污水處理的漠視。反觀以色列政府,將污水視為一種機會,並列為優先政策,建造了一套利用污水的回收系統,將全國超過85%的回收廢水再處理成為農業灌溉及增加河川流量使用,不僅創造了一種全新水源,並開啟了水利技術輸出龐大的商機,這在未來水資源短缺時,必將形成一種新趨勢,值得世界各國借鏡。



水留下的足跡

餐桌上的食物、身體穿著的衣物、手中使用的電子產品……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在製造過程中,無一不需要用到水。例如早上的一杯咖啡,需要耗費兩百公升的水來種植所需的咖啡豆;三明治那兩片吐司需要一百公升水來種植小麥;一公斤牛肉則需要高達一萬五千公升的水——這些隱藏在商品背後的「水足跡」(water footprint),2003年由荷蘭學者所提出,是一種連結人類消費與淡水消耗量的方法,以麵包來說,從種植、製作、包裝、運輸……所有流程中的用水量加總起來,就是所謂的水足跡。隨著經濟成長,許多國家的飲食習慣愈來愈多由澱粉類轉為更耗水的肉類,也讓世界上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的水量將會愈來愈少。
因此,在德國,素食變成一種環保趨勢。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估計德國18到79歲的人之中,有4.3%是素食者,其中18到29歲的人占比最多,相較之下,多吃蔬食除了能夠減少碳排放,更是一種節約用水,且更能拯救現有水資源的簡單方式。


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 ╳ 慈善的水

自2011年開始,伊日生活與非營利組織「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合作,計畫每年捐贈一口井,而每建置完一口井,慈善的水便會在Google Earth衛星標記定位,透過網路公開款項用途,並開放追蹤鑿井過程。

每一口井可提供約200-300個人日常生活所需用水,相當於一個村莊的人數,目前伊日生活已捐贈 8 口井在世界各地,尼泊爾、印度、烏干達、孟加拉、衣索比亞、尼泊爾等境內村莊,讓當地居民不用再長途跋涉去取水,而將寶貴的時間留在照顧家庭、農耕、上學等。有了乾淨的水資源,居民們將重拾基本的生存能力,逐漸擁有愈來愈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