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北方牧人
記憶裡藏區上的高原,是在國中地理課本上,而印象中,課文描述當地氣候甚是寒冷,除此之外,並沒有更多認識藏族的機會。直到去年,初次在亞洲手創展的北方牧人攤位上認識了April。當時北方牧人的攤位並不大,簡單的一張老木桌上陳列著手捻線與毛料說明,靠近一問,才瞭解這交織著棕色與灰白色的毛料,原來叫做「氂牛絨」。 後來與 April 相約碰面,聽她仔細訴說品牌成立的故事。原來她和夥伴去了一趟藏區後,對藏族人的生活深深著迷,進一步深入認識後也才知道,近十年來,便宜的塑膠帳篷與容易取得的生活用品已經進入藏族人的日常,而如此新型態的消費與現代化塑膠產業,也大大衝擊並消彌年輕牧人學習傳統手藝的意願。 渾身是寶的氂牛,藏語稱「諾爾」,意為「財富」或「寶貝」,為藏族傳統生活提供了食衣住行,甚至運輸上的一切生存所需。尤其,牧民們將氂牛毛手工捻成毛線,織成暖和舒適的披風、美麗的毛毯,以及度過冷冽寒冬既防寒隔潮又堅牢耐用的帳篷。但現在,新一代上過學的藏族年輕人早已不再拿起織布機與捻線機,而是參加公務員考試,只為覓得未來的工作機會。但 April 知道,高原上的動物是人所擁有少數的珍貴資產,氂牛更是一直以來維繫著牧民生活的重心,過去藏族人生活中穿的、用的,無一不是從氂牛絨編織而來。如果愈來愈多藏族人被看似便利的現代塑膠製品所吞噬,藏族人的傳統文化、與犛牛之間的忠誠情感,不久後便可能不復存在。 面對如此狀態,April 很想起身做些什麼。在藏區生活期間,April 與夥伴嘗試尋找並探詢延續傳統製氈和手工編織的方法與可能。April 說,這個過程比他們原先想像得更長,因為要讓生活在遙遠而封閉的藏族人理解並接受未知的改變,困難重重,遑論付諸實行。 而且對許多當地青年來說,成為牧民與學習傳統工藝不夠具有吸引力,甚至有第二代牧民已把父母豢養了一輩子的氂牛群賣給別人了。幸好,共同生活一段時間,April 與夥伴終於找到願意溝通的年輕人,也產生了保留藏族氂牛文化的共識,「北方牧人」就在藏區的一個小小工坊開始了。 April 娓娓說著氂牛著名的硬脾氣,加上一頭犛牛身上每年只能收到一、兩百克的絨毛,可見犛牛絨之取得不易與珍貴。毛色也有分別,雖多為咖啡色,不同牛隻也可能帶有花色,甚至是少見的全灰及白色,最後要透過旋轉來捻線,製成各種編織品。而傳統的毛氈工藝,則經過熱與溫度雕塑成各式圍巾與帽型的纖維品。 氂牛絨製品之外,北方牧人也透過人像紀錄與文字,向大眾介紹工坊裡的每位生產者,讓社會大眾更瞭解每件作品都是扎實地透過雙手製成,也不另做染色處理,更沒有過多花俏的紋路設計,而是回到材料與工藝最原始的樣態,讓產品本身所富含的文化底蘊,自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