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彩虹專訪ㄧ|設計師、藝術家

    伊日美學生活|2018同志驕傲月 GAY PRIDE MONTH 台灣同志運動長跑了三十幾年,現今部分世人仍然對同志還抱持著污名化的想像,伊聖詩一直以來支持「酷兒影展」、參與「同志大遊行」、關心同志平權等相關議題;在六月「同志驕傲月Gay Pride Month」特別的日子裡,伊日美學生活藉此訪問社會鏈結中跟你我同樣認真生活、勇敢追愛的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同志朋友,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並連結伊聖詩六色香氛能量,譜出一場關於愛與香氛的彩虹光譜。 【 象徵生命的紅╳專訪一 】 專訪人物|Steven/男 26歲/平面設計師、自由創作者、品牌行銷 延伸氣味|千葉玫瑰.複方精華 內含精油|玫瑰、花梨木、薰衣草 能量奔放如同百花般綻放;花朵類精油是身心必備的滋養品,讓你在眾人面前充滿自信。   伊日(以下簡稱伊):簡單介紹您的背景:居住地?家庭組成?目前所從事的工作? Steven(以下簡稱S):我是個典型的斜槓青年,接案平面設計師,同時也在某公司擔任品牌行銷;平常是自由創作者,創作的內容都跟同志議題有關。出生於台南,是住在那種三合院的傳統務農家庭。我是家中長子,有一個直男弟弟。 伊:那你有因為身為家中長子而承受傳宗接代的壓力嗎? S:因為我有一個很直(異性戀)的弟弟(笑),所以就削減了這件事,不過最大的因素還是慶幸我生處在現在的社會裡,多元社會議題以及適婚年齡逐漸提高,社會的觀念改變稀釋了對於「傳宗接代」的必要性。 伊:簡述自己的生長歷程,又是在何時認知到自己的同志性傾向? S:我滿確定的是在幼稚園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那時候就很喜歡與身邊大哥哥有接觸,甚至是國小體育老師。談戀愛可以發生的很早,但性傾向的確立又是一回事。台灣社會所加諸的壓力及刻板印象,以至於讓很多人到了長大才發現自己的性傾向。 小時候喜歡穿高跟鞋、喜歡玩芭比娃娃,而當時大人對小孩的容忍度比較高吧,就沒特別阻止我;求學過程也因為跟女同學比較親密而經常被揶揄,但同時也成為掩飾自己同志身份的擋箭牌,讓我偽裝成異性戀。到了高中,是我性別角色的啟蒙點,因社會價值觀影響,我意識到要成為一位「陽剛的男性」,便開始調整穿著和行為舉止。我很羨慕那些可以做自己的人,那真的需要有很大的勇氣。 伊:在生活環境中,如何在朋友圈、家人、公司等各種場合界定自己的同志身份? S:幸運的是,在大學之後所處環境都非常包容任何性傾向的朋友,在朋友、同事之間關係都很好。目前還沒對家人坦承,之前還曾帶過假女友回家,只為了安撫家中長輩。但我相信家人應該有意識到,如果能夠做自己的話,與家人的關係會更親密。 伊:生活中有曾經因為同志身份而遭受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嗎? S:小時候因為性別氣質,多多少少在學校有被言語霸凌過,嘲弄、取綽號等等。 伊:有因此造成心理上的影響嗎? S:你看我這樣(開朗樂觀),我想是沒有吧!哈哈。 伊:對於愛一個人、對於家的想像?試想過未來在情感上的計劃? S:現在的社會條件讓你無法想像,因為有著太多限制,你似乎沒有一個可以達到的終點。無法想像長久在一起更別說是共組家庭,畢竟現在只是起步而已,就算大家都認同,但我家人的不認同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這個議題之下,家距離特別很遙遠……。某種角度會非常宣洩,愛情觀是享受當下的愉悅。 伊:你怎麼看大家對同志的污名? S:(露出詭異表情)我相信每個群體都有所謂的「壞人」,並且被放大檢視。群體裡面的有污名,在同志群體內部裡也有污名,任何發生在同志身上的吸毒、開轟趴、性暴力等事件,也同樣會發生在其他群體裡,就因為所謂的「異性戀」被歸類為總體的人,所以不被放大檢視,反之,發生在同志群體中就立刻遭受污名對待。歧視很難某滅。 伊:(情境題)想像在一個大型的公開場合,你能夠以同志的身份驕傲地站在舞台上演講,在這樣的契機下,你想對社會大眾說什麼? S:(思考一陣子,默默脫口而出)就是大家一起加油。 同志並不會因為公開身份,彰顯其性取向而被重新定義。我們還是人,跟你們一樣是人。我很害怕老去,不想成為孤單老去的性少數,那些年邁的同志已孤老一生,希望不要再造成更多人孤老終身,最後我還是要說:很慶幸活在這個時代。 伊:平常喜歡什麼樣的藝文作品,或有關同志主題(議題)的作品,渲染更多給大家~ S:推薦一部紀錄片,周東彥導演作品《你找什麼?》 電影簡介 「你找什麼?」可說是不分國界在男同志交友軟體中最常見的一句話。用來快速確認共識:找朋友?感情?還是性?當導演第一次被問到「你找什麼?」時,卻仿若開啟一個人生的大哉問,幾乎不知如何回答。於是他帶著攝影機穿梭各大都市,訪問逾60位男同志,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 2017 第十九屆台北電影奬 最佳紀錄片入圍 伊:伊日美學生活2018年度主題「地球之歌:美麗島」,對你來說什麼美麗島?或說美麗島具備了何種條件? S:包容度。要有能力足以包容弱勢的、邊緣的各種族群,而不是充斥表面光鮮亮麗的事物。對我來說美麗島等同於烏托邦,雖然我不相信烏托邦的存在,不過台灣已經很美麗了,期待她越來越美麗。   更多專訪|伊日美學生活「同志驕傲月」  
  • 彩虹專訪二|公司主管

    伊日美學生活|2018同志驕傲月 GAY PRIDE MONTH 台灣同志運動長跑了三十幾年,現今部分世人仍然對同志還抱持著污名化的想像,伊聖詩一直以來支持「酷兒影展」、參與「同志大遊行」、關心同志平權等相關議題;在六月「同志驕傲月Gay Pride Month」特別的日子裡,伊日美學生活藉此訪問社會鏈結中跟你我同樣認真生活、勇敢追愛的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同志朋友,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並連結伊聖詩六色香氛能量,譜出一場關於愛與香氛的彩虹光譜。 【 象徵力量的橙 ╳ 專訪二 】 專訪人物|J先生/男 44歲/公司主管 延伸氣味|勇者無懼.複方精華 內含精油|紅桔、茉莉 甘甜紅桔加上清新茉莉,在煩悶、抑鬱的氛圍中帶給你無限的力量。   伊日(以下簡稱伊):簡單介紹您的背景:居住地?家庭組成?目前所從事的工作? J先生(以下簡稱J):我是一家進出口商品、網路零售通路的公司主管;深坑人,家中排行第七個孩子,是家中老么。 伊:簡述自己的生長歷程,又是在何時認知到自己的同志性傾向? J:我父親在我9歲時就過世了,這可能是潛在的影響;另一部份是我覺得跟女生相處時比較拘束,像是要注意很多細節等等。求學期間沒有談過戀愛(笑),課業之餘還要打工賺錢很忙碌,因此跟同學之間感情比較沒那麼熱絡,也就沒機會發展成更進一步的戀情。 曾經有一次因為學校活動帶一位女同學回家過夜,很單純的沒發生任何事,或說也引起不了我的注意,但對方就不這麼想,這件事還因此讓那女孩很難過。後來真正意識到的時候是當兵時期,我會特別在乎跟我很好的同袍,甚至開始不去迴避親密的接觸。 伊:在生活環境中,如何在朋友圈、家人、公司等各種場合界定自己的同志身份? J:所處的工作環境大家都很好很開放,唯一的困擾是隨著年齡增長,總是會被問及怎麼還沒交女朋友?最初我統一的回答都是因為經濟能力不好,工作繁忙,所以不交女朋友,用經濟因素來當作擋箭牌。之後朋友、家人發現你到某個歲數之後都沒有交女朋友,大概隱約猜到了。 目前的狀況是家人都知道,而且我跟家人的感情都很好,後來彼此就有一定的默契,不會特別去詢問感情問題。 伊:生活中有曾經因為同志身份而遭受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嗎? J:因為工作環境需求及自我成長的安排,我有參加過外面的職涯課程,或是透過宗教來開啟新的視野;也因此那些宗教團體相較比較保守,諸如佛教、基督教,過程其實沒發生衝突,而是在團體分享時間如果提及自己的感情生活,我選擇了沈默甚至是欺瞞。在面對外界團體或宗教團體,我必須用謊言來應對。 伊:對於愛一個人、對於家的想像?試想過未來在情感上的計劃? J:其實跟簡單,就是能夠跟你愛的人在一起,然後結婚,享有一般夫妻有的權利。如果我今天生活在比較開放的國家,我會去領養小孩。 伊:(情境題)想像在一個大型的公開場合,你能夠以同志的身份驕傲地站在舞台上演講,在這樣的契機下,你想對社會大眾說什麼? J:一切從「愛」出發,多一點善解、包容與信任。 這社會缺少太多信任了,我想說的不只是同志間的,而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過去我曾經因為信任公司員工的作為而讓公司陷入困境,員工不僅辜負公司也辜負自己,當時因此遭受到很大的打擊,那段時間我開始不相信身邊的人,對他人的態度都是質疑的,不過發現這樣的狀況太內耗了,總是懷疑這懷疑那的。最後我選擇面對傷害,選擇再次相信那些傷害我的人,也透過這件事發現原來我心可以這麼寬。心寬的感覺很好,不容易糾結於小地方而忽略大體,這感覺很棒。 另外想跟身邊的同志朋友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而同志夥伴中都有一種對美感敏銳的特質,我認為比較陰性的特質,因此同志對於工作和生活的規劃不是那麼規矩或建設性,比較敢花錢在物質的東西上,而忘了控制與節制,我觀察到身邊同志朋友在財務規劃這方面的觀念滿薄弱。我們比一般直男(異性戀男)多一樣特質,更應該好好珍惜與發揮。如果可以好好運用陰性特質,那會是加乘的效果。 伊:伊日美學生活2018年度主題「地球之歌:美麗島」,對你來說什麼美麗島?或說美麗島具備了何種條件? J:「愛」是最根本的美麗,我相信人是善良的。有愛就不會亂丟垃圾、有愛就不會相互傷害、有愛就會替別人著想;讓島嶼處處充滿愛,這座島嶼自然會美麗。 更多專訪|伊日美學生活「同志驕傲月」  
  • 彩虹專訪五|作品修復師

    伊日美學生活|2018同志驕傲月 GAY PRIDE MONTH 台灣同志運動長跑了三十幾年,現今部分世人仍然對同志還抱持著污名化的想像,伊聖詩一直以來支持「酷兒影展」、參與「同志大遊行」、關心同志平權等相關議題;在六月「同志驕傲月Gay Pride Month」特別的日子裡,伊日美學生活藉此訪問社會鏈結中跟你我同樣認真生活、勇敢追愛的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同志朋友,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並連結伊聖詩六色香氛能量,譜出一場關於愛與香氛的彩虹光譜。 【 象徵寧靜的藍 ╳ 專訪五 】 專訪人物|小藤/男 23歲/代課老師、私人修復室助手 延伸氣味|蔚藍海岸.複方精華 內含精油|佛手柑、橡木苔、紅桔 揉合佛手柑及橡木苔,營造出廣闊氣味,讓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寧靜與安穩。   *本篇採訪以網路文字回應 伊日(以下簡稱伊):簡單介紹您的背景:居住地?家庭組成?目前所從事的工作? 小藤(以下簡稱藤):我是一名代課老師,也同是一間私人書畫作品修復室的助手。 現在自己住在紅樹林捷運站附近,原本住在蘆洲的家裡,因為身分的問題所以搬出來自己住,過去有向家人提及未來不排斥與交往多年的男友結婚,因此掀起一場家庭革命,在此之前其實我們倆都跟家人相處的滿好。現在一個人搬出來住,雖然辛苦但也欣慰吧,覺得自己長大要獨立了。 我們家是小家庭,家人組成是父母與兩位妹妹,我排行長子。父母親一起經營祖父輩留下來的代工廠,工作內容很辛苦但是經濟狀態算小康。我是家族裡面的獨子,在正式與家人出櫃後能明顯感受到姑伯親戚們與父母們的期待(苦笑,路還是走過來了)。看著家中長輩,他們帶給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我也希望能與我喜歡的人在未來能一起經營事業,共同協力一同做事的感覺很不錯。 伊:簡述自己的生長歷程,又是在何時認知到自己的同志性頃向? 藤:我在幼稚園、國小階段就意識到好像會被男性吸引,國三基測前後才明確了解自己的性向歸屬。 伊:歷經一場家庭革命,目前你和男友的狀態還好嗎? 藤:我們倆的關係仍然穩定,但歷經這麼多事情之後,對於未來的想像變得保守了,畢竟相愛容易相處難,我想我的家人和我跟男友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沈澱。 伊:你所提供的照片,是身體上的傷疤嗎? 藤:對,在左肩膀上的一道疤痕;因為經常有朋友問起這疤痕,某種程度也代表我。 伊:在生活環境中,如何在朋友圈、家人、公司等各種場合界定自己的同志身份? 藤:同儕之間其實都知道,自己也沒有刻意隱瞞,學校裡面的氣氛滿開放也自然的,沒有甚麼顧忌。家族裡面也都知道了,但是成員立場的態度都不太一樣。唯一會顧忌擔心的時候是在職場環境,比較沒辦法預測到新環境的水溫,所以會選擇盡量低調。 伊:生活中有曾經因為同志身份而遭受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嗎? 藤:求學階段多少都會被直男同學言語霸凌,不至於摧殘過心靈的程度,當下只覺得無聊。 稍微會不愉快的經驗是被同儕出櫃吧,而被告知的對象是自己不認識或完全不能被知道的那一種。雖然自己沒有刻意隱滿同志身分,在朋友同學之間的交往,身分都是很自然的狀態與認識被理解的;自己會有危機意識,但朋友往往不會顧慮這麼多,導致有時候會很尷尬。而這種情況真的會令我感到害怕與不安。 伊:對於愛一個人、對於家的想像?試想過未來在情感上的計劃? 藤:我無法回答這一題。或許以前可以很直接的回答,但現在我想保留。 伊:伊日美學生活2018年度主題「地球之歌:美麗島」,對你來說什麼美麗島?或說美麗島具備了何種條件? 藤:希望這座島嶼可以在不同的狀態與條件下,人跟人之間能做到相互尊重與包容,這說來簡單但要做到真的很難。那些容易被看到財富暴力與知識的傲慢,這些狀態並不美麗。 更多專訪|伊日美學生活「同志驕傲月」  
  • 彩虹專訪六|自由撰稿人

    伊日美學生活|2018同志驕傲月 GAY PRIDE MONTH 台灣同志運動長跑了三十幾年,現今部分世人仍然對同志還抱持著污名化的想像,伊聖詩一直以來支持「酷兒影展」、參與「同志大遊行」、關心同志平權等相關議題;在六月「同志驕傲月Gay Pride Month」特別的日子裡,伊日美學生活藉此訪問社會鏈結中跟你我同樣認真生活、勇敢追愛的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同志朋友,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並連結伊聖詩六色香氛能量,譜出一場關於愛與香氛的彩虹光譜。 【 象徵沈穩的紫 ╳ 專訪六 】 專訪人物|W___/女 29歲/自由撰稿人、碩士生 延伸氣味|爸爸親像山.複方精華 內含精油|安息香、岩蘭草 紫色的沈穩能量,提供溫暖且可靠的避風港,獻給勇敢追尋捍衛一切的你。   *本篇採訪以網路文字回應 伊日(以下簡稱伊):簡單介紹您的背景:居住地?家庭組成?目前所從事的工作? W_____(以下簡稱W):目前在歐洲攻讀碩士,期間撰寫一些觀察當地藝文活動和都市美學相關的報導。大學以前,我和家人住在中部,是四人組成的小家庭。多數時間我們都彼此尊重,盡量不要互相影響。 伊:簡述自己的生長歷程,又是在何時認知到自己的同志性頃向? W:十歲左右的時候。 伊:在生活環境中,如何在朋友圈、家人、公司等各種場合界定自己的同志身份? W:其實滿公開的,大概所有人都知道吧。和家人出櫃的過程比較漫長,中間也有家人不接受的冷戰期,前後大概花了幾年的時間;還好目前家人已經接受,但還需要時間適應與調整。 伊:生活中有曾經因為同志身份而遭受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嗎? W:從出生以來世界對於性別關係的想像,以及教育塑造整體社會對於性傾向的固有想像,或許不算是一個經驗,而是所有人的人生都在那個限制下被侷限。 伊:對於愛一個人、對於家的想像?試想過未來在情感上的計劃? W:或許跟大多數人都一樣!和另一個人結婚,組成家庭,生小孩、養狗養貓……。 伊:(情境題)想像在一個大型的公開場合,你能夠以同志的身份驕傲地站在舞台上演講,在這樣的契機下,你想對社會大眾說什麼? W:性教育是非常基本的保護,像是要教小孩如何過馬路一樣重要。大人無法預期小孩什麼時候會在路上遇到危險,就像無法預期什麼時候小孩會遇到性別與身體的難關一樣。而有一個好的性教育,可以讓無論何種性傾向的人都能夠好好討論、接受並且安全的性關係,這跟設置紅路燈、能夠討論酒駕、遇到車禍要打110,這些基本的行路安全都一樣重要。 伊:伊日美學生活2018年度主題「地球之歌:美麗島」,對你來說什麼美麗島?或說美麗島具備了何種條件? W:在島嶼上共同生活的人們,都能夠了解到自己所做的行為都有其後續影響,努力地讓自己的行為是對世界友善的,無論是消費什麼、說出什麼、做出什麼,都努力讓它們不會變成海龜肚子裡的垃圾。要對自己的行為做到負責。 更多專訪|伊日美學生活「同志驕傲月」  
  • 彩虹專訪四|跨性別、放映師

    伊日美學生活|2018同志驕傲月 GAY PRIDE MONTH 台灣同志運動長跑了三十幾年,現今部分世人仍然對同志還抱持著污名化的想像,伊日美學生活一直以來支持「酷兒影展」、參與「同志大遊行」、關心同志平權等相關議題;在六月「同志驕傲月Gay Pride Month」特別的日子裡,伊日美學生活藉此訪問社會鏈結中跟你我同樣認真生活、勇敢追愛的普羅大眾、市井小民的同志朋友,聽聽他們的心底話,並連結伊聖詩六色香氛能量,譜出一場關於愛與香氛的彩虹光譜。 【 象徵自然的綠 ╳ 專訪四 】 專訪人物|康放下/跨性別 26歲/接案編劇、放映師 延伸氣味|雨過天晴.複方精華 內含精油|歐薄荷、玫瑰 薄荷與玫瑰的清麗組合,是雨後太陽出露的味道,使你煩躁的心情都能一掃而光。   伊日(以下簡稱伊):簡單介紹你的背景:居住地?家庭組成?目前所從事的工作? 康放下(以下簡稱康):我是高雄人,退伍後來台北工作,目前是接案的編劇,因為接案的狀態有一餐沒一餐很不穩定,所以有另一份穩定的工作是放映師。我是家中長男,有一個姊姊和弟弟,高雄的家與爺爺奶奶同住,不過家庭感情沒有很好,來到台北之後就很少回去。 伊:什麼原因跟父母親感情不好? 康:早從幼稚園我就跟爸媽關係不好,因為小時候有比較陰性的表現,例如:喝水手勢有蓮花指、喜歡拿棉被當裙子、喜歡看美少女戰士和芭比娃娃等,就是大多數人口中「娘娘腔」的表現,我爸對此辱罵我、毆打我,總是極力阻止我去做這些事;我父母都是勞工階級,他們對性別議題比較沒有太多的認識,認為這是一種病,但不會找醫生求助,而是用最原始的方式管教我,所以我小時候很怕跟他們相處,以前如果看到綜藝節目有男扮女裝的變裝秀,我爸媽就會說「這些人都有病,你以後長大千萬不要學。」 國小國中對我父母非常仇恨,甚至詛咒過他們,我爸有暴力傾向、酗酒等不良行為,只要一酗酒,家中三個小孩只有我會被他毆打;也會在親戚面前污辱我,這讓我非常尷尬與仇恨。後來到了國中,一天體育老師公然大罵我是娘娘腔,接著說「好險我兒子不像你這樣,如果是我一定照三餐打。」當時我沒有憤怒,而是在體育老師身上看到我爸的影子,我瞬間理解上一輩父母的思考,他們就是沒有辦法接受,在那個當下,我內心完全原諒我爸。 伊:簡述自己的生長歷程,又是在何時認知到自己的同志性頃向? 康:小時候內心就一直想當女性,那時我很羨慕《亂馬½》[註]的主角,潑到水就可以變成女生,我幼稚園睡午覺時常幻想,如果有一種藥水噴了就可以讓性器官縮小那該有多好;但我到了國小其實是非常厭惡陰柔的男生,或許是因為被家庭教導不能成為「娘娘腔」,我就和其他同學一起討厭班上比較陰性氣息的男生。 [註]《亂馬½》(日語:らんま½)是日本漫畫家高橋留美子的戀愛喜劇漫畫作品。 「早乙女亂馬」是一名修習武學的少年,不慎落入「女溺泉」,因而遇到冷水就變成女孩,遇到熱水又恢復成男孩。故事在歡笑中表現了男主角為了達到更高的武術水準,以及去除變身的困擾而進行的種種奮鬥,也表現了少男少女間表面互相爭鬥,實則含蓄的純真感情。是一部格鬥愛情喜劇漫畫。 我從小六發現我喜歡男生,甚至曾經試想交女朋友來確認我會不會其實是雙性戀;到了高中我對班上同學開始有親密舉動出現。大一曾經被學長追求過,有一次對方摸著我的腿說我的腿毛很性感,但我完全不覺得有腿毛這件事很性感,之後繼續與其他1號(親密關係中授予的一方)同志搞曖昧,但我非常不舒服,發現我其實不喜歡被叫男友、男孩,任何有關男性的字眼,我認為喜歡的應該是異男(異性戀男生),再加上後續對性別的認知比較多,逐步自我探索後認知到我是一位「跨性別者」,那時我大四。 跨性別者與男同志的相同點是「男性身體」,過去我階段性的誤以為我是男同志中的0號(親密關係中被授予的一方),但我其實是想要當女生,回溯過去看色情片的經驗,我終於可以連結我為何會直接投射我是女生的一方。所以我相信現在很多0號的底迪們其實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跨性別者,這認知的分野其實有點模糊,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才可以發覺。 伊:聊聊你下定決心做變性手術的心路歷程? 康:大學時期我還不想變性,那時憂鬱症很嚴重,我只覺得再怎麼變我只會成為「人妖」,那種憂鬱的狀態下總是覺得都沒辦法。後來的轉變是當兵時,那時也是憂鬱症發作,但積極治療後狀態改善,思想轉變突然一切事情都明朗。我目前已經施打女性賀爾蒙一陣子,也持續接受心理治療分析,等一切就緒後預計將在明年動手術。 伊:在生活環境中,如何在朋友圈、家人、公司等各種場合界定自己的同志身份? 康:對朋友是坦然出櫃,但在工作場合就有所保留,尤其時對工作上司及編劇圈。我還是沒能放下小時候的陰影,怕太過彰顯會遭來謾罵。生活中面對房東、鄰居、上司我的性別角色是男生。 伊:生活中有曾經因為同志身份而遭受任何不愉快的經驗嗎? 康:有,而且是因為老師讓我有不愉快的經驗。國小老師很常打電話給家長或是寫聯絡簿,不是說我在學校表現如何,而是說我言行舉止很娘娘腔,總是跟女生聚在一起,希望父母可以注意一下.回家因此被我爸毆打,甚至叫我脫褲子確認我到底有沒有男生性器官。之後遇到的國中老師也會這麼做,但我爸媽應該是習慣覺得煩了,就敷衍了事帶過。 伊:對於愛一個人、對於家的想像?試想過未來在情感上的計劃? 康:完全沒有想像,這結果來自於我的自卑。 一開始我也是勇敢追愛,但我發現不管同志還是異男都不會喜歡我,大學曾經喜歡過兩個男生,後來發現我給對方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我關閉談戀愛的開關,從大學之後我再也沒有喜歡過任何人,我現在非常空虛即使我有固定的炮友(性關係對象),我仍然覺得愛情距離我太搖遠。就算真的在一起,我也沒有辦法想像他把我帶回家的場面,這太累了,一直思考著,我有值得被愛到需要跨越這沒大的鴻溝嗎?我沒有值得到被愛成那樣。 伊:那不諱言請問,你覺得要如何解讀你與固定性關係對象的行為呢? 康:我在這之中其實是在找尋「自信」。我最希望的就是想要被迷戀這件事,可以證明我是有魅力的女生。我經常在事後感到很難過,那些男生在完事之後就立刻走人,對我毫無迷戀,我更在意的事他們會不會誇獎我好漂亮、好性感,所以我經常迷失在裡頭,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最近我夢到我生小孩,而且還是三胞胎,我媽跟我姐陪我去醫院,夢境中沒有男性角色,後來連阿嬤也來;三個孩子中老大老二是男生,老么是女生。醫生還說老大和老二非常好動,很有生命力。 伊:平常喜歡什麼樣的藝文作品,推薦有關同志主題(議題)的作品,渲染更多給大家 康:1. 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不濫情、不悲情、不獵奇,平淡且日常,描繪跨性別者與戀人同居生活。 2. 紀錄片《剩女,真的?》《你找什麼》:周東彥導演的兩部紀錄片,記錄當代性別議題,跳脫過往同志刻板印象,全面且不保留的帶出『21世紀當代同志的困惑』。 3. 公視人生劇展《艾草》:溫暖且動人的小品,刻畫出台灣母親面對兒子出櫃的歷程,從崩潰到接受。想必是許多同志面對家庭必修的課題。 伊:(情境題)想像在一個大型的公開場合,你能夠以同志的身份驕傲地站在舞台上演講,在這樣的契機下,你想對社會大眾說什麼? 康:如果未來你成為跨性別者的父母,這一點都不丟臉;如果擔心跨性別者未來的路會很崎嶇,如果你現在制止他,他的路只會更崎嶇,不如好好陪伴跨性別者走過這一段路,當在愛情跟友情都沒能得到力量時,跨性別者就只剩下親情。 另外還想對身邊的跨性別者說,不管承認了或是還沒承認的你們,都不要只想著自殺,說不定之後我們會一起站在台上。我也想過自殺,但我走過來了,再撐一下,說不定情況會變更好。 伊:伊日美學生活2018年度主題「地球之歌:美麗島」,對你來說什麼美麗島?或說美麗島具備了何種條件? 康:我對美麗島的想像是,這座島嶼上的人不會去界定什麼叫「美」,只要你勇敢做出你心中美麗的樣子,它就是美麗的。不會去定義美麗是什麼,例如女生該要女生的樣子,腰要細、皮膚要白、眼睛要大,反之男生亦是如此。創造自己的美麗,那就是美麗。 更多專訪|伊日美學生活「同志驕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