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坪林茶業博物館

    坪林,群山環繞的小城,水質純淨、土壤肥沃,加上多雨、多雲霧,因此也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茶葉產地。坪林人製茶是以百年相傳的製茶技術,保留文山包種茶獨一無二的好味道。成立於民國86年的坪林茶業博物館,便是近代當地歷史的重要地標,以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建築為主體,搭配不同時節的展覽,帶領眾人穿越古今,「茶」覺美好。 和陸羽一同著了「謎」來到茶業博物館時,正巧遇上結合《茶經》與空間概念的展覽,以茶屋設計為主軸,藉由   種別具巧思的創意,透過觀者的感受,讓大家跳脫既有框架,發現另一種品茶新思維。主辦單位在地面一樓和地下一樓的空間裡,設計了幾個有趣的謎腳,讓參觀的民眾可以在欣賞的同時,亦能記住關於茶業歷史中的各種知識。在眾多品茶情境中,《光晃亭》這個空間讓人印象特別深刻。設計的出發點源自於早年農家於樹下泡茶休憩的景象,少了壓力和煩憂,多了自在啜茶的享受!創作者利用木頭素材搭建亭架,中央擺放木製桌椅,而桌上排列著樣式簡單的茶具,營造出一種寧靜閒適的氛圍,這畫面使我不禁想起孩提時代與祖父母爬山的記憶。 每回抵達行程終點時,他們便總會從行囊中搬出一套茶具,與山友們悠哉從容地在涼亭內泡茶,談天說地、怡然自得。另一個作品《鐵馬茶車》充分展現台灣傳統「奉茶文化」的誠摯心意。在那個人情味濃厚的年代,施與受皆是發自純粹的舉手之勞與感激之情。然而科技日新月異,在任何都講求效率的現代,反而更容易顯出人心的貪婪與冷漠,因此看到《鐵馬茶車》裡架起的那一輛輪車時,頓時期待每個人都能藉由一個微渺的舉動,將善意的種子伴隨風傳遞到不同人的心上,然後慢慢萌芽,讓愛漸漸發酵,這樣世界就能夠多些溫暖,是不是很棒? 這一次的戶外教學,著實和以往有導覽安排的行程不同,透過自己的步伐試著用直覺去感受穿梭時空、古今融合所激盪出的美麗火花。藝術是一門沒有定律及規範的美,當傳承千年的茶藝與當代藝術揉捻之後,便能打開茶藝美學的全新視野!
  • 福山植物園

    乘著九人巴士,路面由四線道縮減為雙向道,再經過近乎單向通行的綿延山路,車速漸緩,最終停留在檢查站口,查驗證件、清點人數無誤後才得以通行。伊家人這趟旅程可謂得來不易,行前必須上網登記抽籤,雀屏中選才得以入園一探究竟。 福山植物園位於宜蘭與新北市的交界區,是國內少數結合生態研究、保育、教育的植物園,這裡擁有700多種台灣原生的植物及各種野生動物,為了不打擾自然環境與生物的棲息,園區有嚴格的人數管制,為的是要保護這裡的動物不被打擾、環境不被破壞。在導覽大哥的引領解說下,伊家人一邊欣賞群山湖泊的自然之美、一邊大口吸著森林芬多精,而導覽大哥就像百科全書一樣,無論行經何處都能講出好多植物的知識。比方說野外求生時,可採集某些蕨類植物嫩芽充飢。筆筒樹的分辨方式也很有趣,它的樹幹會隨著葉片剝落形成蛇鱗般的紋路。 另外,還介紹了台灣最常拿來萃取精油的檜木和扁柏,漫步在松柏科植物聳立的植物園裡,身心頓時感到放鬆,所有壓力一併卸除,這股清新的能量,一直不斷吸引來訪者想再多逗留一會兒。走著走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生態池,池面上划著竹筏的大哥正在清理水蘊草,為了維護最合宜的生態環境,適度的人為介入絕對是必要的,若是放任水蘊草恣意的生長,最終將導致水池優養化,使得水中生物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再往內走一小段路,一座涼亭正迎接著我們,大哥特地叮嚀務必輕聲細語,攝影也須關閉閃光燈,原來涼亭內部的圓頂,是蝙蝠休憩地,蝙蝠一天必須攝食約占體積三分之二的蚊蟲,在園中得以感受不到蚊蟲侵擾,還真得要謝謝這些倒吊的傢伙們! 這次參訪有幸與山羌、台灣獼猴來個甜蜜邂逅,牠們是被列為保育類動物的物種,山羌是台灣境內體型最小的鹿種,約莫像隻可以一手抱起的小狗大小,且性喜獨居,因此警戒心也較為強烈,即便只能遠遠看著若隱若現的小小身影,也讓人感到幸運無比;相較之下,群體生活的台灣獼猴,只要見到一個身影似乎就能在周遭尋覓到牠的家人們,這次見著了母猴背著小猴的身影,幸福感油然而生。野生動物嚴禁獵捕和餵食,若有幸遇見,請抱著感恩的心情、靜靜地觀賞就好,畢竟牠們才是山裡的主人,我們不過是過客。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棵有八百年歷史的大樹,它的樹幹能從一隻手臂的大小長成必須四、五個人才能環抱的程度!還有用鐵籬笆圍起的植物「十大功勞」,將它圍起並不是因為有劇毒,而是葉片具有滋補強身的作用,以鐵籬笆圍住能讓野豬誤以為是陷阱而不敢靠近,就可以避免野豬食用亢奮造成環境與動物的危害,反之具有毒性的物種不必刻意的隔離,動物的本能就告訴牠們不該靠近。 很開心這次能與伊家人一同經歷了這趟美好的旅程,讓我們見識到台灣也有個這麼美麗的景點,有計畫到訪宜蘭遊玩時,不妨將福山植物園列入行程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