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減法生活,理性消費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是國際不消費日Buy Nothing  Day。在這一天,全球超過51個國家或地區的支持者剪爛信用卡、向消費者發「模擬罰單」、到超市退貨、在商場集體快閃,目的只有一個──反省過度消費。 精明消費才是時尚應有的態度雙11光棍節、黑色星期五、百貨週年慶……,一波又一波的商業促銷活動,綠色和平於國際不消費日(BuyNothing Day)針對時尚產業與紡織廢棄物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強調過度消費將對環境造成嚴重衝擊,並呼籲民眾理性消費,開始減法生活。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可容表示:「快速時尚的崛起讓愛打扮的人有了更多便宜的選擇,但大量生產的低價衣物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衝擊。」 全球各地有許多民眾開始反思過度消費的意義,1992年加拿大藝術家Ted Dave發起了「不消費日」活動,在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呼籲民眾放下物質欲望,需要重新檢討當前用過即丟的商業模式,並生產耐用、可修補,且能重複使用的服裝。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在下手買一件衣服之前,不妨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在許多購物促銷中,服飾向來名列最暢銷的產品,店家透過誘人的折扣,使得民眾在衝動之下過度消費。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成衣的銷售額從2002年的1兆美元,成長到2015年的1.8兆,並且預期在2025年將達到2.1兆。數據顯示,相較於15年前,每年每人平均購買的衣服增加了60%,但保留下來的衣服數量只有以前的一半。由此可見民眾消費越多,丟棄也越快。 造成民眾瘋狂購物的原因除了優惠外,「紓壓」是常聽到的理由。但羅可容分析:「這樣的好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芝加哥大學2013年研究即顯示,人們很難靠購物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反而可能造成更深的沮喪和疏離感。」 為響應國際不消費日,綠色和平在全球各地都發起活動。羅可容說:「消費者可以盡量選擇質感好、生命周期較長的衣物,或購買二手衣、改造舊衣避免浪費。買得少、買得好,才是精明消費者應有的時尚態度。」 關於feel more減法生活由一群在台灣與香港綠色和平工作的年輕人所成立,關心環境,也熱愛各種不同的日常美學。生活在現代,每天面對各種不同的消費訊息,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買的對、買的好?有沒有可能,少買一件「過季就丟」的衣服,可以為自己省下一點錢,也對地球好一點?有沒有可能,省下的這一點錢,可以投資品質更好的物件、作為旅遊基金,或開始為自己理財? 有沒有可能,「減法」消費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加法」人生? 開始你的「減法生活」計畫吧,看看自己能有什麼樣的變化。 你/妳,願意嗎? 臉書專頁│feel more減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