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4 年度計畫【一起練習自然而癒】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試鏡表格》時永駿 個展
時永駿個展 SHIH Yung-Chun Solo Exhibition 我總是搞不清楚我的出生時辰,好像是中午,又聽說是黃昏。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只是在朋友們聊起上升星座時,我就得不到那個真實的解答了。最後索性就從2個時辰的答案裡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這還比去戶政事務所調閱正確的出生時辰來的實際。 在一個凡是包裝的日常裡,人類行為變得真假難辨,所處的環境也可以是虛擬的。假裝扮演一個討喜的角色,即使那個角色也是假的,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起來得是符合你心裡的樣子,或者是符合別人想看見的樣子。唯一真實的是那些私密的個人資料:姓名、年齡、性別、身高、三圍、鞋號、瞳孔顏色;就像是一張個人履歷表格。每天面對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一場場的試鏡,需要達到那個設定好的人設,才能得到那個角色,所以得使盡全力來揣摩好這個角色。 如果有「理想生活準則」的標準,那麼還算是一件好解決的事:可以把自己的日常依照準則的設定逐一實踐,照著討喜的標準執行就行了,真假完全不在考量範圍內,反正也沒什麼人真的在乎。只是,那些偏離真實的理想人生,最後成為一種主流,直到你滿意之前都得繼續假裝下去。畢竟連原先真實的個人資料也都能輕鬆地改變,瞳孔顏色早就不再是你出生時的那個顏色,就連性別也能照自己的喜好改變了,「真實」這件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試鏡表格 Resume》時永駿 個展 展期|2021.01.08–02.06 開幕茶會|01.15(Fri.) 19:00-22:00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YIRI ARTS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巷1號 時間|Tue. – Sat. 13:00 – 19:00 週日、一休館 畫家的解藥-未來雜貨陶展 有一天到伊日黃先生家吃飯,他問我們為什麼現在很多畫畫的人都在做陶。後來我想是因為做陶有一部分是可以交給火、土、溫度、氣流和時間,它是充滿驚喜的存在,可以包容很多未知意外。 很多不同領域的人們也開始喜歡做陶,所以也許陶是生活的解藥也說不定。 未來雜貨Future Groceries 材料以陶瓷為主,沒有一定的形式、沒有固定產量、沒有好玩之外的目的,快樂的製作幻想,反射到未來。 畫家的解藥-未來雜貨陶展 展期|2021.01.08–02.06 開幕茶會|01.15(Fri.) 19:00-22:00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B1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巷1號 時間|Tue. – Sat. 13:00 – 19:00 週日、一休館
2021
伊日生活 2021 年度計畫 — A Better Day 伊日好生活 — 過去一年,世界發生劇烈改變,我們看見生命的無常,人人必須對應種種的身不由己。在邁入2021年之際,我們更需要學會從每一天,放心迎向明天。 年度主題「A Better Day」,從走入一座森林、一片茶山,到穿越河川、湖泊與大海;從植物百態、每個人的身心療癒,到好物時光;從氣味島、日常美術館,到時時愛地球,透過各種嗅探、傾聽與體會,感受各種美好的生活片刻,無論晴天或雨天,紛擾或平靜,只要是自然地真誠地活在當下,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天天都有新氣息。讓每一天都是 A Better Day!
每件作品,都是島嶼曾經的回憶
「風吹過竹林,可能會聽到葉片沙沙作響,可能會看到影子搖晃 …… 這種感覺很好。就想,能透過什麼方式詮釋、轉換?」 —— 從傳統學創造的范承宗 —— 在草屯鄉野間的工作室內,范承宗談起了與伊日合作,即將在「2021 台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展場現身的空間裝置作品〈Bamboo Forest〉;看似渾然天成的存在,其實是抽象思考歷經重重腦力翻攪,種種嘗試與設想後的具象呈現,「最後決定用這種形式。因為是懸吊,可以撥開來,可以從任何地方進入;在進進出出之間,一條條竹片很容易相互碰撞到,就會有聲音 ……」聲音有了,影子的產生,光的來源是必須,而為了讓影子最顯明,整件作品,除了竹子之外,白,是唯一的顏色。 完成後的〈Bamboo Forest〉,隨處都可以是入口,長短不一的懸掛竹條,撩撥、搖曳、碰觸後的清脆爽颯、掩映其中的虛實空間、人與影交織錯落 …… 恍惚間,彷彿穿梭孟宗竹林,人在自然中的縹緲微小,幡然立現。 首度跟伊日合作,尤其為「一日茶道 TEAORY」創造品牌空間,范承宗笑說,「我們在做的事情有點像,我去學蒸籠,但不拿來做蒸籠;伊日的茶也不一定拿來喝,而去開發各種怪東西,我覺得這很好玩、很有趣。」正如范承宗著迷於傳統舊器物的美、熱衷挖掘潛藏其中,甚或已消失的手工技藝與記憶,最後以超越時空的設計、運用,創發出一件件令人驚豔之作;一日茶事也以傳統奉茶的心意,奉上伊日對在地小農的支持。對傳統的謙卑與學習,從傳統學創造,或許就是彼此一拍即合的最大默契吧。 范承宗〈Bamboo Forest〉|空間裝置作品模擬圖 完整作品將於 2021 文博會一日茶道 TEAORY 現場首次亮相 但才卅初的范承宗,可不是一開始就看見傳統之美。大學、研究所主修工業設計的他,原本對傳統文化無感,也總以歐美或日本所流行的設計潮流為追求目標;傳統,經常意味著老舊、過時,難免不在年輕人的視界裡,甚至排斥。但在 2013 年,仍在學的范承宗以一張翻轉水平垂直排列,流雲般動態線條呈現的竹椅〈Flow〉,獲選前往義大利米蘭設計周展出,「那是一張很荒唐的椅子,也是我第一次的竹製品嘗試 —— 我先列出世界上現在做竹椅的所有可能造型手段,也想像,如果這是工藝設計系的一個 project,怎樣才算好?全部列出來後,我所做的,就是每一項的極端相反。」前所未見,繾綣流動、充滿生命力、不受拘束的〈Flow〉,不但是對竹材結構強度、造型線條的極大挑戰,工業設計課堂上被灌輸的準則、價值觀也全盤被打翻! 「剛做出來的時候,我其實沒什麼信心。沒想到,第一次展出是在義大利,很多人喜歡。」國際大賞的肯定,帶給了范承宗無比信心,探險般挑戰極限的樂趣、傳統手工藝所蘊藏的智慧與美感,從此深深吸引了他。 「老物件的美到底是從哪兒來的?」為了尋找答案,范承宗開始到台灣各地尋訪老匠師,學習竹藝、木工、染布、造紙、草鞋、魚筌 …… 只要有老師傅會做,他就去學;心思縝密、不錯過任一細節的他,將學習過程中的每個重要步驟拍攝下來,再將記錄著繁複訊息的數百張圖像,以標籤方式分類、整理。而這套以「形狀」、「材料」、「方法」系統性歸納法,即成為范承宗及 2015 年所成立「考工記工作室」,和夥伴們學習、做事、看待世界的方式,「這個方法是我們所找到,可以用來看一座建築物、一張椅子,甚至看一道菜、一首歌,也可以用來看任何人的產出。」 但邏輯性歸整外,學習過程中,許多微妙的,甚至師傅不以為意的細節,卻是無法以影片、文字、圖片等任何形式可捕捉的關鍵「眉角」,「像是材料在手裡的感受、要用多大力氣、工具在手裡的效果 …… 這些訊息無法量化,必須是人傳人,一個人用身體傳給另一個人;只有在現場,親手經驗才能夠體會與瞭解。」23 到 26 歲之間,范承宗以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精神與投入,學徒般,跟隨老匠師,眼觀、手作傳統工藝的製作技術,心領神會地寫入身體記憶。 古老手工藝深藏的智慧彷若一扇靈感任意門,范承宗找到了開啟之鑰!愈深入也愈明白,傳統,是跨越時空的世代累積,是現存世界的基礎,但要如何讓現代人看見這本就存在的傳統技藝的美好?又如何將老技術運用在新的創作上?或如何成為時代的需要而得以被延續並流傳? 范承宗〈筌屋〉|竹子、藤條、不鏽鋼 於是,源自老器物的傳統技法,開始被應用在生活用品、雕塑、大型裝置藝術創作上 —— 老竹凳的「包管」轉角技術加上老師傅打造蒸籠圓弧的作法,就是雅致俐落、充滿現代感的竹鏡〈Circle〉;向邵族長老所習得即將失傳的魚筌製作技術,放大尺度並改造成〈筌屋〉系列,原用來捕捉河中魚兒的工具,驚奇轉身為捕獲人們對邵族傳統文化的關注與讚嘆,更為族群生活所在的日月潭,創造了新的空間與地景意義;「我們做的事情其實都很簡單,就是發現了一個技術或一個對待材料的方法,然後拿來做各種不是原本的應用 —— 原本做蒸籠的方法拿來做鏡子;做家具的方法拿來做碗筷,捕魚的工具拿來做成空間、靜物 ……」 精準、理性,擅於察覺、剖析問題的范承宗,每一件作品都感性地訴說著一段歷史、一則故事,甚或島嶼曾經的動人回憶;一副規矩雅淨的外貌下,包藏的更是一顆活潑潑、恣意奔放的躍動之心 —— 先人所傳承的古老技法,還可以被應用在甚麼地方?還能做甚麼樣的嘗試?可以再誇張、更奇怪到甚麼程度!?即使是為伊日在文博會展場所做的〈Bamboo Forest〉,他也有著瘋狂想法,「期望它被帶去各種不應該出現竹林的地方:沙灘上、雪地中、水面上、稻田中 ……」想像無邊境,范承宗探索無盡可能的旅程,正揚帆前進中! 2021 臺灣文博會.一日茶道 TEAORY 時間|04.23 (五) - 04.25 (日)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4 號倉庫 展位 S4-015 范承宗 考工記工作室創辦人。身體裡住著老靈魂的年輕創作者,他著迷於挖掘隱藏在傳統器物中以時間凝結而成的智慧,不捨這些無形資產將隨物件一同逝去,致力於以創作繼承,從傳統,學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