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自由日 Free Art Fair
氣味島:Scents 100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搜尋
關於伊日
品牌事業
2025年度計畫【草樹花果間有座美術館】
Loading
輸入部份的標題
顯示數目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所有的
《慈善的水》鑿井計畫
322 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聯合國在1993年將每年3月22日訂定為「世界水日」 藉此加強水資源保護,並且呼籲公眾開發及保護水資源的認知。 伊日生活 ╳ 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 《 鑿井計畫 》 從2012年開始,伊日生活 YIRI LIVING與非營利組織「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合作,計畫每年捐贈一口井,而每建置完一口井,慈善的水便會在Google Earth衛星標記定位,透過網路公開款項用途,並開放追蹤鑿井過程。 每一口井可提供約200-300人日常生活用水,相當於一個村莊的人數,目前伊日生活已捐贈 8 口井在世界各地,尼泊爾、印度、烏干達、孟加拉、衣索比亞、尼泊爾等境內村莊,協助至少75000人使用到乾淨的水源,讓當地居民不用再長途跋涉去找水,而將寶貴的時間能夠讓婦女照顧家庭、農耕、孩童上學,有了乾淨的水資源,居民們將重拾基本的生存能力,逐漸擁有愈來愈好的生活環境。 至今在世界各地,我們的水計畫仍然持續進行著,請與我們一同關注世界各地的環境議題。 慈善的水 Charity:water 【 記「尼泊爾水計畫」完工 】(2018年4月) 過去25年來,尼泊爾飽受天災和內戰的困擾,國家基本建設毀損嚴重,偏鄉居民大多活在平均貧窮線之下。 2016年捐贈的尼泊爾專案已是第七口井,這一股透明的力量幫助Bandipur社區重建水資源系統,經過兩年的努力,尼泊爾水資源專案於今年三月終於完工,幫助全村234人,居民們也將重拾基本的生存能力和較好的生活環境。
挪威峽灣的美麗與哀愁
我要走遍好望角,走遍合恩角,走遍挪威的大海流, 走遍地獄的火坑去追擊他後,這才撒手。 ----《白鯨記》(Moby Dick) 《白鯨記》(Moby Dick),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年~1891年)最家喻戶曉的作品,內容描寫捕鯨船船長亞哈為了追逐獵殺一頭名為莫比·迪克的白鯨,在海上彼此相互鬥智又鬥力,最終同歸於盡;驚心動魄的人鯨爭逐,讓這本小說至今依然被推崇為最經典又偉大的航海文學。 充滿典故、預言,以及隱喻的《白鯨記》,傳達了人類以渺小力量對抗大自然的必然悲劇:白鯨代表了大自然的不可測,而亞哈船長所象徵的,當然就是因無知而自大而蠻橫的人類。而整部《白鯨記》,更有大約二分之一篇幅在描寫捕鯨業的習俗、與鯨魚相關的文學與藝術、鯨魚的生理構造,以及水手如何屠宰鯨魚以獲取鯨脂、龍涎香.....等,幾乎就是一本捕鯨百科全書。鯨魚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生物,一頭成年藍鯨平均身長25公尺,體重大約是30頭成年非洲象的總和,富含肥厚的油脂與肉品,所以早在西元前6000至1000年前的史前人類就已懂得利用石頭工具獵捕鯨魚,滿足飲食、生活上的種種需求。 而提到鯨魚,似乎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有著「峽灣之國」美稱的挪威。位在北極圈之北的挪威北部沿海海域,每到冬天,就有一群又一群隨著溫暖墨西哥灣流而來的鯨魚匯聚於此,恣意享受在此等待春季產卵的鯡魚大餐。這當然就是捕鯨人不可錯過的好時機! 人類早期的捕鯨行動不但危險,捕獲量也有限。即使在捕鯨事業已普及的16世紀,整整一個世紀,全球總捕獲量也不到5萬頭。但到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工業革命後,捕鯨業開始大幅改變。尤其從1870年代開始,挪威和美國捕鯨人發展出以槍或砲彈式的矛取代傳統人力捕鯨,再加上工業革命之後,蒸汽船或柴油動力船的速度已經可以輕易追上藍鯨、長鬚鯨等游速較快的鯨魚,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有鯨魚都可以說是人類的囊中之物了。在20世紀有明確數字可循的紀錄中,至少就有將近300萬頭大型鯨魚被人類捕獵。每到捕鯨季節,成群鯨魚在港岸邊被屠殺,海岸被鯨魚血水染紅成一片「血海」的怵目驚心景象,讓人不忍卒睹。 已有研究指發現,鯨魚的存在對於海洋生態、全球儲碳量和商業捕魚的健康與否具有正面且深遠的影響,尤其在現今因劇烈氣候變遷所帶來海洋酸化和暖化,更讓鯨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形重要。 《白鯨記》的哈克船長為了報復白鯨莫比·迪克咬掉了他的一條腿,一心想復仇。但當鯨魚消失了,海洋生態也必將崩毀;所有生命起源的海洋被摧毀,人類也將不復存活。 文/田麗卿
捕捉時間的風景|吳家昀
以樸實的器材捕捉不完美的真實 以詩的語彙實驗影像的種種可能 攝影師 Photographer/吳家昀 Chai-Yun,Wu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研究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雙主修美術系畢業,現為自由影像創作者。20歲得到人生第一台單眼數位相機,卻因體積重便封塵了。隔年從網路買了傻瓜底片機,開始自得其樂地玩起相機。直到23歲,意外獲得台灣攝影博物館「快拍Snapshot」比賽首獎,才決定認真拍下去。在每個快門形成的定格瞬間,穿越景框的邊界,讓「過去」、「當下」和「未知」的多重時空在影像內外得以聯繫。 作品包含電影、錄像和影像裝置,因為喜歡底片的不確定性和傻瓜機的抓拍特質,攝影作品大多關注在「人的狀態」與「地景」間的關係上,以樸實的器材捕捉不完美中的真實浪漫。 2017年獲選文化部MIT新人推薦藝術家,於《時間的風》個展中呈現影像與物質媒材交織的裝置系列,延續以詩的語彙實驗影像的可能。 01/回家路上 · 倫敦 02/回家路上 · 福隆 03/回家路上 · 雷克雅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