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期專欄邀請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文化職人,從說話、歌唱、創作、身體即興,由他們各自的專業出發,談呼吸之於他們的重要性,如何透過呼吸調節身體,乃至於心靈的節奏。

 

 

圖/文 王榆鈞

最簡單的,也最難

從城市搬移到市郊居住,在光線敞亮以及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練習照顧植物們與花草,即使只是一小片綠意也能在清早簡單的勞動裡,伴隨鳥鳴與晨光,聞到屬於甦醒的味道,接著是靜坐,內心數每一次的呼與吸,明明是從出生本能開始會的事情,怎麼依舊還是有那麼多可以繼續學習的地方?

最簡單的也總是最難,這個邏輯似乎不只是放在創作上,後來發現連不會被意識到的呼吸都適用於此。從小就很愛隨性哼唱的我,特別是洗澡的時候,掛著蓮蓬頭沖水的同時放聲歌唱,那是最快樂的時光,站在浴缸裡熱氣蒸騰,旋律、歌詞好像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那樣恣意暢快的抒發!

等到開始致力於創作、唱歌,才發現連簡單的換氣都成為一種難,為了可以更適切的演唱,有意識的換氣與呼吸成為開始關注的重點,反而更無從調節自己的氣息,於是我開始學著如何與氣息相處。

過程中逐漸透過練習腹式呼吸,以及最基礎的泛唱,從一個母音 a 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轉換到另一個母音 e,同樣的方式練習著五個母音的跑動,在這些重複的過程裡,發現了聲音是能在身體裡流竄的,改變共鳴的位置,逐漸地尋找出身體能夠在一呼一吸之間流動的方式。

簡單地練習數息成為一天中最需要專注的事,與此同時好像有另一個自己在一旁清晰注視坐著的自己腦袋中不斷飄過許多念頭,它們在呼吸之間慢慢減少慢慢消失。在不忙碌狼狽的時候,常常練習這樣開啟一天,踏實心定。今天睜開眼睛後,從簡單的伸展運動開始,眼前是河面光色變化,手沖咖啡、隨意播放音樂,現在 AM6:10 ,而我正開始準備呼吸、練琴與哼唱。
 


王榆鈞 Yujun Wang

現為音樂創作者,歌者。持續走在邊界,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尋文化對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