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沉默的嗎?
對群山傾心呼喊吧,
有一呼百應隆隆的回聲……
——《山的聲音》,Zou Difan
奇萊南華:親近台灣百岳最首選
台灣很小,以狹長的南北尺度放到美國國土,大約也只是從洛杉磯至拉斯維加斯之間的距離。但小而美、小而豐,不僅可以用在這座小小島的文化、風土、物產,對於豐富多變的地形,更是最恰當不過的形容了。面積不到3.6萬平方公里的本島土地上,三分之二範圍是山林,其中,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甚至多達268座!一座座宛若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而出的台灣高山,在國際知名的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出版的《台灣》旅遊指南中,被視為世界級景觀,也有英國學者讚嘆台灣高山的特殊與精彩,投注十數年時間加以研究。
充滿想像的壯闊與連綿,也總被用作堅強、無畏、勇氣象徵符號的山,彷若張開雙臂的巨人,召喚人們前行靠近。多山的台灣是愛山者的天堂,268座超過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中,有100座更以其擁有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而被選定為台灣百岳,也成為台灣登山愛好者的重要標的。
不過,攀登百岳並攻頂並不容易,尤其是特別聳立、壯麗、獨特,最能代表台灣高山雄偉氣勢的「五嶽三尖一奇」——分別為「東、南、西、北、中」嶽的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都是陣護一方的大山;「三尖」是三座山勢特別尖銳或突兀的山岳,包括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達芬尖山;「一奇」則是指地形險峻且氣候變幻萬千,過去因為常發生山難,而有「黑色奇萊」之稱的奇萊山——這九座山頭,是有志攀登百岳者的最首選,一次又一次體力與毅力的鍛鍊,以及配備的齊全,都只為一圓山登絕頂我為峰的百岳壯志。
但百岳並非只為登山好手而存在,尤其,縱使有讓人聞之敬畏聲名的奇萊群峰,其實也不是這麼難以親近,其中標高3358公尺的奇萊南峰,山體崇闊寬廣,既是赫赫有名的「十崇」之一,與相鄰的南華山,亦即海拔3184公尺的能高山北峰,兩者山勢皆圓潤寬平,還搭配連走,合稱「奇萊南華」,是最容易親近的入門百岳之一。
前進奇萊南華,大多數人是由坡度和緩、指標清楚的能高越嶺古道西端的屯原登山口進入。「能高越嶺道」橫跨能高山與奇萊山系間的中央山脈東西兩側,原是賽德克族交通貿易的社路。1914年慘烈的太魯閣戰役,能高越嶺道就是日本人攻擊太魯閣原住民群的主要路線之一。
一路前進,沿途林相優美,最先抵達的是馬海僕富士山展望點。海拔2617公尺高的馬海僕富士山頂,即為「霧社事件」莫那魯道自殺之處,而山腰上的馬海僕岩窟,則是莫那魯道兒子和族人抗日失敗後的集體自殺的地方。如果難忘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壯烈,那麼,親臨歷史現場,更別有一番感動。先後再行經過「雲海保線所」、「松原駐在所」兩個休息站,大崩壁、吊橋、溪流、能高瀑布、棧道不斷穿插其間,夜宿的天池山莊也到了。
養精蓄銳,第二天凌晨從天池出發後里程2km處,穿行過翠綠起伏如波浪的箭竹草原,沿著之字形步道拾階而上,即可抵達周圍連綿無盡,草原平坦如茵的奇萊南峰峰頂。滿眼的綠,往南方望去,可見南華山、卡賀爾山、能高山主峰、能高山南峰;朝北,則是合歡群峰,以及台灣最高,又稱合歡山公路的台14甲線。運氣夠好的話,東方地平線上第一道晨曦,也會以光芒萬丈之姿,磅礡映入眼簾。
再從天池轉往南華山,腳底踩踏而過的,是仿若鋪陳千里的綠色地毯,極目四望,牛魔角卡賀爾山、能高山、奇萊山、雪山、合歡山和干卓萬等群峰環繞;往東遠眺,更可見到一連串V字形山谷;往西是廬山、清境風景;往南方,能高群峰峻峭優美的山形,清晰如近在咫尺!
台灣是海島,也是山的島;生活在山與海之間,怎能不去就山?走一趟登山菜鳥都能走的奇萊南華,接受山的呼喚與洗禮,對於生活所在的這座小島,肯定會從腳踏實地的雙腳滋生更多更高向度的瞭解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