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Misanthropy)一詞,近年悄悄地成為年輕人不管在現實生活或虛擬網路世界中,使用的流行詞彙,根據維基百科顯示,形容人類處於仇恨、不信任或不屑的狀態。抱持有這樣想法的人則稱為「厭世者」,在時尚界甚至還衍伸出「厭世妝容」,厭世不分青紅皂白,在這個世代中隱約描述著每個人的狀態。
或許是預先知曉要看一檔「厭世」的展覽,我便帶著厭世的心態去參觀展覽。那天一如往常到售票口買票,服務員用再熟練不過的口吻向我介紹展覽及園區動向,一連串毫無音調與斷句的介紹後,他面無表情地將導覽手冊合上遞交給我。我想這並非事先安排好的橋段,服務員的厭世讓我對展覽更加感興趣了。是否記得曾經看過恐怖片,那昏暗的光線、令人喘不過氣的高牆,本次展覽的視覺與空間規劃仿效著恐怖片的陰森,空間複雜猶如迷宮般配置,彷彿讓你身陷在厭世當中,逃也逃不出去。
展覽所參與的大多都是七、八年級的青年藝術家,其中藝術家陳彥智的繪畫,被安排在一處牢房的空間中,看似如煙火般綻放的繪畫,透露著世界處在某種衰弱的氛圍中,黯淡無光,只能仰望著牢裡唯一一扇窗的救贖;藝術家賴威宇的錄像作品《City Painter 》,為路上的人孔蓋上色,對藝術家來說道路等於畫布,還將一系列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看似華麗與滑稽的行為背後,帶出強烈的無力感。有趣的是,展覽透過許多「框景」擷取人們的視野,這狹窄的出口是否也意味著人們的視野狹小?實在耐人尋味。
策展概念將每一位藝術家各連結一個關鍵字:魯、困、冏、怨、乾、廢、逆、煩⋯⋯。
透過簡單明瞭令人會心一笑的關鍵字深刻連結厭世主題。
展覽來到另一個空間,藝術家吳鎮宇用絹印手法創作,技巧近乎能夠媲美手繪的精緻程度,堆疊出反叛力量,畫中人物角色去除五官,混沌的顏色渲染出無助、憂鬱與糜爛的生活氛圍,充滿陰鬱的狀態絕對能勾起人們內心的負能量;創作者「厭世書寫」,將生命中所遭遇的厭世情節,透過一字一句的書寫,在這無力的社會中竭盡所能的碎嘴,發洩著最真實的語言。藝術家充分地在展覽中呈現出極致的厭世姿態,而展覽動線按照關鍵字的順序規劃,從失敗的開始:「魯」(從英文Lose諧音發展而來)到最後的「無言」,揭示了展覽在發洩、厭世之後的無效,在厭世之後,我們能有什麼作為與改變?值得發人省思。
當今台灣經濟困頓,近年重大的社會事件中,青年力量開始萌芽,從三一八學運到反課綱運動,皆述說著青年對政情勢與教育環境的衝突與不滿,漸漸躍出社會的七、八年級,台灣的歷史對其而言是一片回望的廢墟,眼前是必須重新建立起的未來,青年族群像是沒有扎根似的飄蕩在迷茫的世界中。同樣困頓的藝術環境,青年創作者竭盡所能運用詼諧與嘲諷,努力在社會的黑暗與無奈中掙扎著,醞釀出的負能量成為藝術世界裡的創作繆思,更引起世代共鳴,真實呈現台灣當代生存環境的無奈。
每個年代都有開創新局的能力,過去歷史主導著政治、社會與經濟,卻不能影響青年世代的獨立思想與革命精神。青年所處的社會環境壓力,必定與上個世代不同,在沒有相互理解的狀況下如果簡單地用「草莓族」、「豆腐族」來形容,實在不公平,厭世並非黑白對錯,而是作為一種生活態度。
-
《厭世青-我盡全力放棄》
展覽時間|2017/12/23 - 2018/02/25
展覽地點|高雄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