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海洋,是道路的終點,還是奔向世界的起點?」

電影《海人魚》深入拍攝台灣海域的自然景觀,以「海、人、魚」三個主軸帶入劇情,呈現人對於土地情感上的抉擇和掙扎。本片由緒虎製作拍攝剪輯為80分鐘電視電影。

漁夫之子拿威(蔡拿威 飾)在一次潛水意外,在海中與人魚少女(鍾瑤  飾)相遇,同時也邂逅了水底攝影師大霈(李霈瑜  飾)。擅長自由深潛的拿威擔任她的海上嚮導,這片未開發的海底美景讓來自都市的大霈如癡如醉;在大霈鏡頭中的海洋,更是從小生長在蘭嶼的拿威看到未曾體驗過的宇宙觀,他們用彼此的眼看見了全新的世界,也讓拿威看見了自由深潛的未來與商機、給了他出走蘭嶼的契機。

躲在礁石後的人魚少女,是那次潛水意外中真正救了拿威的人,她奮力的褪去尾鰭、與拿威再次的相遇。她有著純樸和潔淨的心,也有著如海洋般的溫暖和靜謐,當拿威與人魚少女悠遊在海底深潛,他感受到無比的自在與平靜,以及對故鄉濃濃的依戀。「來我的懷裡當一條魚吧...」,他彷彿聽見了海洋的呼喚、聽見了少女的期待。

究竟該投入大海的擁抱,還是追求更大的夢想?

拿威陷入了美美與人魚少女中的糾結,這是「離開」與「留下」的選擇,也是「尋找」與「回歸」的選擇。這片讓人依戀的海,是道路的終點,給予蘭嶼得以保有純真與自然的屏障,還是奔向世界的起點?
 



迷失的海洋價值

海洋是孕育生命之母,地球上有70%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全球海洋資源價值更可高達24萬億美元,媲美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但人類作為海洋資源的使用者,卻不斷予取予求、忽視了它的未來,一步一步的把這個「國家」推向崩潰的邊緣。菲律賓研究發現,保護石斑聚集產卵場的生態旅遊價值為每年94,000美元,開放捕撈後卻只剩下4,000元!可惜的是,在台灣多數的人仍短視的只看見標籤在魚身上的現有價值,讓一幕幕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的殘酷景象不斷的重複發生,漸漸的改變海洋的命運,痛心之時,我們也開始思考,究竟海洋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消失的海底世界

台灣的海洋生物之多,高達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而俗稱「海中熱帶雨林」物種最多的珊瑚礁,在全球海域面積占不到0.3%,而蘭嶼何其有幸能擁有其一,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物資源和美麗的海底景觀。那些擁有絢麗奪目的色彩,隱身在石縫中微小生物們,小巧靈敏的身形正好能逃離魚網的掠殺,成為台灣獨特的海底景致,也是潛水員們在水底唯一能追逐的身影與樂趣,但近年氣候變遷讓珊瑚逐漸退去了色彩,潛入水中只見灰黃冷清一片,不見熟悉的生命力與多彩的視覺驚奇,每趟潛旅都是一次次的痛心,我們還能夠保有多少記憶中的海洋之美?
 

讓海。人。魚帶領我們,重新看見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卻少有人細膩深情地描寫海、海與人的關係,都市的生活環境讓我們脫離了大自然,我們關心著社會、政治的人文世界,卻忽略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於山海經驗、文化傳統已漸漸被遺忘。所幸,布農、泰雅族的獵人文化,以及達悟族的海洋文化提供了台灣所缺失的文化要素,其所蘊含的生態智慧、對自然的信仰及謙卑,在快速的經濟發展、都市擴張發展下,更顯得彌足珍貴。

 

  • 《海。人。魚》
    監製/導演:袁緒虎(HsuHu Yuan)
    演員:鍾瑶、李霈瑜、蔡拿威
    台灣,台北|2017|colour|80min
    製作公司:緒虎製作有限公司
    出品公司: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益贊助:財團法人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
    前導預告
    Facebook粉絲團
◎圖文經《緒虎製作有限公司》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