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棵樹倒下,「森」成了「林」,再一棵樹倒下,「林」成了「木」,再一棵樹倒下,就沒有然後了。綠色和平調查員走過森林和原野,揪出破壞印尼雨林的元兇。

撥開印尼霧霾,揭露棕櫚油來源

超市貨架走一回,食品如巧克力、日用品如洗髮精等,都使用價格低廉且保質長久的棕櫚油生產。不過,當知名品牌對棕櫚油生產商的毀林行為視若無睹,感覺清爽與甜美之間,可有隱約嚐到血與淚?

印尼佔全球棕櫚油市場比率55%,說棕櫚油是經濟命脈之一也不為過。資料顯示,印尼雨林在1990至2015年間以年均2,400萬公頃速度消逝,已超越巴西擁有這項不名譽紀錄。單單計算2012至15年,每25秒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雨林倒下,導致珍貴物種淪為瀕危。婆羅洲紅毛猩猩在20年間數目減半至10萬隻,蘇門答臘虎更只剩兩個健康野生繁殖族群。

經濟與保育從來並非對立,與當地人權及農民生計更是密不可分,尋求永續發展的「不毀林、不開墾泥炭地、不侵害人權」(NDPE)逐漸成為消費者共識:

不以大規模焚燒方式清空泥炭地;
˙不掠奪農民土地;
˙不破壞珍貴物種家園;
˙鼓勵復育被焚燒的雨林及泥炭地;
˙保障受僱種植園工人權益;
˙遵守當地法規,確保生產鏈資訊公開、透明

不過,棕櫚油及紙漿企業藉焚毀雨林與泥炭地開墾種植園的「焦土」方式,依然是綠色和平與當地社群組成雨林救火隊的最大敵人。2015年最嚴重一次,導致毒霧籠罩東南亞,造成10萬人因相關疾病早逝,以及高達160億美元經濟損失。

說好的2020承諾?

全球超過500個知名品牌近年相繼作出NDPE承諾,於2020年或之前確保棕櫚油生產鏈與毀林行為劃清界線。距離限期已經不遠,破壞卻未曾停歇,各大品牌甚至連棕櫚油來源也拒絕公開,談何守護雨林?綠色和平2018年初向16個採購印尼棕櫚油的全球知名品牌「下戰書」,要求它們公開棕櫚油生產及供應商名單,並於兩個月後發表《真相時刻》報告指出,部分企業拒絕公開棕櫚油來源,讓公眾蒙在鼓裡,無從選擇及監督品牌,距離百分之百乾淨棕櫚油承諾更是遙遙無期。

報告發表前公開來源:雀巢Nestlé、聯合利華Unilever、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億滋國際Mondelēz、寶僑家品Procter & Gamble、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General Mills、Mars(8間);報告發表後公開來源:費列羅Ferrero、百事可樂PepsiCo、PZ Cussons(3間);拒絕公開來源:家樂氏Kellogg's、卡夫亨氏Kraft Heinz、嬌生Johnson & Johnson、Hershey、Smucker's(5間)

這些國際品牌身為棕櫚油買家,往往將監管責任諉過於「中間人」貿易商(traders),卻未曾要求對方呈交油棕樹種植地圖等基本數據。而綠色和平評比10間貿易商能否履行NDPE,結果全數表現不如理想,讓監管機制形同虛設。另外,每當媒體或非政府組織揭發毀林及血汗勞工醜聞,品牌只會推諉為「個別事件」,而不是採取實質行動,中止與違規生產商的合作。

一路向東的雨林傷痕

當企業接連以不永續的方式發展棕櫚園,土地資源終有窮盡一日,只能開墾新「地盤」。繼西部蘇門答臘、中部加里曼丹後,大規模砍伐雨林的臂爪延伸至東邊的西巴布亞(Papua)。這裡孕育着超過600種珍貴鳥類、瀕危紅毛猩猩與樹袋鼠(Tree Kangaroo),是全球原始雨林的最後樂土之一。

不過,綠色和平透過衛星影像分析及實地考察,揭露像Mars、雀巢、百事可樂及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供應棕櫚油的企業Hayel Saeed Anam Group(HSA),2015至17年間最少在PT Megakarya Jaya Raya特許經營林地砍伐4,000公頃珍貴雨林(相當於半個巴黎面積),更牽涉部分明文禁止進一步發展的保護區範圍!有鑑於2015年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印尼政府翌年決定劃出保護區,並在2017年頒布受保護泥炭地地圖,但從我們拍攝的影像所見,曾經綠地空餘灰燼,樹木脆弱如火柴枝倒下。

歐洲議會早前以保護環境為由,通過2021年起禁止在生物燃料使用棕櫚油,惹來主要棕櫚油出口國印尼及馬來西亞批評,印尼海洋事務部長Luhut Panjaitan走訪歐洲尋求解決方案。貿易紛爭眾說紛紜,但印尼當局必須加強監管棕櫚油企業的毀林行為,卻是不爭事實。零售品牌亦應從公開棕櫚油供應來源做起,進而釐清生產鏈是否破壞雨林,並訂立機制與毀林供應商斷絕來往,確保2020年把NDPE付諸實行。